《林业科学研究》:30年手持绿笔书写林业科技发展史

来源:中国科普网 作者:王建兰 胡利娟 2018-05-18 23:10

中国科普网讯(王建兰 胡利娟)“三十而立。”自1988年创刊,至今已30年。我们斗转星移,耕耘不辍、矢志不渝。严守办刊宗旨,与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协同努力,及时反映营林方面研究成果,为林业生产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先进技术。成为宣传我国林业科研成果、学术成就的重要窗口,科技成果应用的重要指南,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

30年来,基金论文由创刊初期的40%左右提升到了现在的90%以上;应用技术型论文占比60%以上。并展示了国家“973”、“863”、国家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及国际合作项目等林业科研成就,以及林业先进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

这就是《林业科学研究》,营林科学综合性学术双月期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

 30年来,林科人以诚恳精良的专业精神,严谨务实的学术品格,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立足林业阵地,传播科学知识,推介科技良方,记录林业科技发展历史。

截止目前,已出版正刊30卷共180期,刊登论文4000余篇;出版增刊18期,登载论文501篇。涵盖林木种子、育苗造林、森林植物、林木遗传育种、树木生理生化、森林昆虫、资源昆虫、森林病理、林木微生物、森林鸟兽、森林土壤、森林生态、森林经营、森林经理、林业遥感、水土保持、沙漠化防治、林业生物技术及其它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林业发展战略、学科发展趋势、技术政策和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编辑部主任彭南轩介绍,中国林科院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 “杉木地理变异和种源区划分”,其研究论文《杉木造林区种源选择》就在1988年创刊号上发表。之后,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棕榈藤的研究”、 “沙棘遗传改良系统研究” 、林木菌根化生物技术的研究”等项目的30多篇论文在本刊发表。同样 “杉木建筑材优化栽培模式研究”等近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奖等,许多相关论文均在本刊发表。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行业进步、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重要贡献。

此外,本刊还曾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国家林业局首届林业科技期刊优秀一等奖、“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第五届关注森林——梁希图书期刊奖》、“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荣誉称号。在全国林业刊物中,其发行量名列前茅,被列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入选了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CSTA数据库(英文版)、“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林业科技文献库”、“中国期刊全文库”;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维普”、“超星”等数家全文上网数据库和学术期刊“域出版”平台;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来源期刊。1997年以来,在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排名中一直居林业类期刊前列。

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已被俄罗斯《文摘杂志》、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美国生物学文摘、英联邦农业和生物科学文摘、联合国粮农组织书目、英国《动物学记录》、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土木工程文摘》和《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污染文摘》,以及Forestry ABS.、Forest Product ABS.、Agris ABS.、《地质文摘》等国外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性期刊收录。2017年,加入了总部在美国密歇根州的ProQuest数据库,2018年被EBSCO收录。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创刊30年,凝结了作者、审稿专家、编辑工作者、读者等的闪光智慧,浸透了林业界各级领导和专家的涔涔汗水与心血,以及高水平的指导和爱护。

目前,新一届编委会由主编、副主编、编委组成,主编由中国林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守攻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