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精尖&服务民生,科技创新就应该面面俱到

来源:中国科普网 作者:陈杰 2018-05-23 10:24

历年的全国科技周活动,创新成果的展示从来就是整个活动的重点和亮点。今年也不例外,在5月19日开幕的201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动主场,军民科技融合成果展区和科技创新成果展区处在整个场地的入口处,位置的优势也让这两个展区基本上被人海所包围。

对于科技创新,我们普通大众的理解大概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科技创新是社会活力的标志。

很标准的答案,来自于百度百科的词条搜索,但很明显概念性太强,有点脱离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而科技周的科技创新成果展则是科技创新概念真正的落地,可以让大众脱离概念切实体验到科技创新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本届科技周创新成果展示区主要展示包括人工智能、信息通讯、新材料、生活在方面的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重点展示国家重大科技技术专项成果、重大科研装置等科技创新重大成就,以凸显科技创新在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公众理解科技创新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进入展区,首先呈现眼前是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采用的235mm大尺寸钛宝石晶体核心元件,是我国首次研制成功并获得激光放大输出口径超过200毫米的激光晶体,也是目前已知国际最大口径的激光放大晶体。

这一成果的完成单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活动现场的技术人员表示:“强超短激光能在实验室内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超高能量密度、超强电磁场和超快时间尺度综合极端物理条件,在台式化加速器、超快化学、阿秒科学、材料科学、激光聚变、核物理与核医学、实验室天体物理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真的这么厉害吗?”现场一个小男孩回过头问其父亲,但他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却又嘟囔:虽然很厉害,但一点也听不懂,也不好玩......

其实,听到这么多的首次、最大以及涉及的学科,不少现场的大人也一脸懵懂,也包括针对这一设备发问的记者。

不懂没关系,紧随其后的包括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寒武纪深度学习处理器、新一代超高强马氏体时效钢、碳芯片以、石墨烯智能人工喉、6米直径盾机构以及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等等,相信绝大多数的观众对其都是一知半解,但从人们的表示可能看出,只要知道这些都是我国最新进的科技创新成果就够了。

当然,展区展示的也并非全是“高大上”且不接“地气”的前沿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展出的世界首套单体最大400万吨/年煤制油示范装置就拥有很高的人气。

众所周知,煤制油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在石油资源的短缺的当前,以煤制油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趋势。世界首套单体最大400万吨/年煤制油示范装置成功突破煤炭间接液化系列工程技术难题,标志着我国已完全自主掌握了国际领先的百万吨级煤炭间接液化工程核心技术。

还是觉得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距离?

那就应该重点看看科技创新在医疗领域的最新成果:无针注射器可是惧怕打针者的“福利”,特别是对于每天都要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海扶刀聚焦超声波肿瘤治疗系统;FUS未来(全数字化)手术室;VR&AR数字人;安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等等。

除此之外,诸如负压牙刷、3D打印笔、虹膜识别门禁、机器人行李箱、汽车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等等,诸多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创新成果也集体亮相了今年科技周,各种新奇产品和技术必定会让你感叹科技创新的无处不在。

诚然,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能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就能创造激活国家经济的新产业,就能拥有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而引领社会的发展。但同时,科技创新并非只关注尖端和前沿科技,也应面面俱到,更多地服务于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