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加速度!

来源:中国科普网 作者:宋莉 2019-05-20 20:50

5月19日至26日,201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动主场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主场展览的高精尖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科普展教品和科普图书视频作品等精彩纷呈,让观众近距离地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魅力。

在科技创新“加速度”板块,我国基础研究成果和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的发展成果引来了人们的驻足参观。


用手绘漫画等形式展现基础研究成果


“这个研究有啥用处?”“老百姓能看懂吗?”

在基础研究展区,用手绘漫画、信息图式、剪纸动画等活泼生动的形式将基础研究展现在人们眼前,让人通俗易懂地了解了那些玄妙深奥的新发现、新突破。

通过漫画,可以形象地了解到冷原子研究的过程:通过调整一束微波的强度大小来拉偏架,可以在3秒钟内,来一场大崩盘”,调控11000个铷-87原子的状态发生两次量子相变,进入一种特殊的多粒子的纠缠状态,让数千个冷原子发生量子纠缠,这为超越标准量子极限的测量科学与技术的实用化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

“寨卡病毒是个什么鬼?”记者和一位老者一同看起漫画来。漫画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寨卡病毒致病机制研究:寨卡病毒是一种古老的虫媒病毒,寨卡病毒感染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新生儿小头畸形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寨卡病毒在进化过程中其NS1蛋白获得了1个自发突变,结果导致病毒分泌更多的NS1,提高了寨卡病毒感染蚊虫的能力,使其更有效地在蚊子中流行,进而促进了最近的寨卡疫情大规模暴发。中国研究团队陆续发表论文,分别揭示了寨卡病毒大规模流行的原因及其导致胎儿小头症发生的机制。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展出了科技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石墨烯智能人工喉。漫画显示,运用激光直写技术,直接通过聚酰亚胺薄膜一步合成类石墨烯薄膜,将失语者发出的含义不明的声音通过热声效应可以将电学信号传递到空气中,实现收发同体。石墨烯智能人工喉基于多孔石墨烯实现声音收发一体化,器件具有平坦宽广的发声频谱,灵敏的声音振动识别能力,为失语者带来了希望。

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将基础前沿作为重大基础工程来抓,加快在国家科学前沿领域抢占制高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技周捧上的基础研究诸多成果,让记者感受颇深。


十大高精尖创新成果贴近生活


十大高精尖产业的发展成果在科技创新加速度板块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从5G通信技术到无人驾驶车,从中关村芯片设计创新服务平台到无管道智能新风净化系统等……更多为人们生活服务好技术好产品呈现在眼前。

“以后是不是不用考驾照啊?”在新能源智能汽车展区,人们轮流地坐上并体验着“精灵”无人驾驶汽车。这是驭势科技研发的一款L4级别的4座高档低速电动车,最大续航里程可达100Km;融合多种传感器360°无死角的感知车身周围环境,并集成前沿机器学习算法对其进行理解;车身设计充分考虑了无人驾驶组件雷达、摄像头、探测器等电子设备的合理化布置;并且车上没有方向盘、脚踏板、仪表盘,仿佛让乘客置身科幻世界中。

5G端到端预商用产品及业务利用低功耗大连接、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时延高可靠的特点,提升了基础通信能力。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相对4G网络,5G传输速率提升10—100倍,流量密度提升1000倍,频谱效率提升5—10倍。

“要干净也要新鲜”的无管道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吸引了观众的兴趣。无管道智能新风净化系统,主要有新风机、智能排风扇、空气果三种设备构成;只需要在客厅的墙上开一孔把穿墙管穿出去,再安装在新风机上面即可;可以安装在各个家庭中,净化室内的甲醛、异味、油烟、花粉、粉尘等一切空气问题。

在迷人的新材料展台,海洋蓝色能源发电系统迷住了记者,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可采集波浪能的纳米发电网能高效灵敏地回收海洋中的动能资源,如水的上下浮动、海浪、海流、海水的拍打等产生的动能。将这种发电网分布于远离海岸和航道的深水区,不会影响近海的人类活动。理论测算,如山东省面积大小的一片海域,如果在10米深的水中布满这种发电网格,其发电量可满足全世界的需求。

中关村芯片设计创新服务平台、龙芯系列处理器及应用产品、精准云放疗系统、燕房线无人驾驶互动体验等等在科技周上都无不彰显着科技创新强国富民的重大成果和突出成就。

为科技创新“加速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