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林下经济应做成科普基地

来源:中国科普网 作者:史诗 2019-05-25 10:30

眼前这片基地上种植的药材并不齐整,明明是一个品种,有的垂直向上、有的弯成90度,这是什么原因?

“我们在进行种植试验。从目前来看,遮阴网密的区域药材长得挺拔,叶子颜色更加油绿;没有遮阴网的区域药材长得弯弯的,叶子颜色发黄。”曲靖市林业局技术推广站站长太跃华告诉中国科普网记者,这正在做光照实验,从而发掘更好的种植方式。

5月21日下午,中国林科院资源所研究员雷相东来到曲靖市沾益区盘江镇,对云南煜欣农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进行技术指导。


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基地主要从事滇黄精、滇重楼、白及等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推广种植以及车厘子、瑞士红肉苹果等名优经济林果种植。

“2013年在沾益区盘江镇流转林地4200亩,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种植滇重楼、滇黄精、白及等中药材1000余亩,引种种植车厘子1000亩,红肉苹果200亩。”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基地十分重视与相关专业机构的合作,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省中医学院、曲靖师范学院等建立不同品种选育繁育工作,完成了滇重楼、滇黄精、白及的品种选育及育苗技术工作。

滇黄精和滇重楼都属于种植周期较长的药材。以滇重楼为例,苗种方式种植的话,从种子期到上市大概需要10年左右。其基本上每年可以长一节,一轮一轮的生长,像一只不断往上爬的毛毛虫。以块茎方式种植也需要5年左右。

曲靖市沾益区林业局张文莉告诉记者,年代越长,长得越粗,也就更值钱。每千克滇重楼的价值在1600-4000元不等。

“去年我们采摘了20亩左右的滇重楼,卖了500多万元。”基地负责人说。


此外,基地还与国药种业签订了黄精种苗繁育合作协议,与中国中药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共同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高品质道地中药材甘草、黄芩、金荞麦规模化种植及精准扶贫示范研究”项目,为公司开展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及种植追溯系统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虽然收入还算可观,但前期投入也相当多,因此净利润并不尽人意。“从种子-种植-采摘-用药这个过程,我们走了一些弯路。”基地负责人介绍,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需要良种配良法,按照目前的种植技术和模式,程序繁琐,因此也很难推广开来。

对此,雷相东建议,“基地可以尝试与药厂合作,药厂出资,基地成为其药材基地,解决部分资金问题和技术研发问题。”

当前,滇重楼私挖烂采严重,野生资源已濒临枯竭。因此,滇重楼种植不仅可以逐步满足市场需求,对当前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重楼种植也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如何促进绿色药材产业的发展,雷相东说,首先要规模经营;其次,要重视药材全生命周期的技术研发,标准先行,做好标准化的研究制定;此外,可以考虑规划建设种子资源基地,促进与研发单位的合作。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科普教育工作,雷相东表示,作为探索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结合云南当地的实际情况,药材基地可以做成多功能有特色的科普教育示范庄园,为社会传播普及林业知识和药材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