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人骄傲的嫦娥探月工程

来源:中国科普网 作者:关绮悦 2019-06-19 09:42

编者按

5月19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2019年的全国科技活动周上,由科普时报社和中国科普网主办的“科学小记者”实战训练营正式启动。“科学小记者”实战训练营旨在让学生以“科学小记者”的身份近距离接触科技工作者和最新科研成果,在提升孩子阅读、思考、沟通、写作能力的同时,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培养孩子科学精神、激发科学兴趣,提升孩子的视野和格局。

担任本次活动图文小记者的共有9名北京市的学生,中国科普网公众号将陆续发布他们采写的作品。

今天为大家展示的作品来自北京西城区奋斗小学二年级的关绮悦同学,指导老师为科普时报社记者侯静。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哪怕对小朋友都是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这个故事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古老基因。

我们的祖先用肉眼观月,对月吟诗,把酒当歌,寄托情思;今天的我们,见证了祖国航天领域的巨大发展。有了科技的力量,飞天探月从梦想变成了现实。这一代表中国当前航天科技水平的大项目,就是大名鼎鼎的嫦娥探月工程。

5月25日,在2019年全国科技周活动现场,我了解到嫦娥工程分为三期:第一期是“绕”,即实现绕月探测;第二期是“落”,即实现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第三期是“回”,即从月球上采样返回。在科技周现场,我亲眼看到嫦娥四号的模型,当时的心情无比激动,因为嫦娥四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的圆满完成。



据介绍,嫦娥四号主要由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和中继星组成。把它们分批送上太空,需要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帮助。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就像“飞天列车”,载着嫦娥四号,闪电一般划破长空,冲向宇宙。

中继星最先被发射至近月轨道就位,它是嫦娥四号的领头兵;着陆器带着巡视器半年后被发射到月球,它们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平稳又从容地实现了软着陆。

之后,巡视器独自“走出”着陆器“踏上”月球表面,成为一个忙忙碌碌四处搜寻的“小士兵”,对神秘的月球背面尽情地探索,然后把自己的重要发现如实“报告”给中继星。

待命已久的中继星立刻进入工作状态,它好似一个“太空快递员”,把巡视器寄送来的无比珍贵的月球信息立刻送往地球。


嫦娥四号传回的首张近距离月球背面照


之后,地球上生活的人们第一次真切地看到月球背面的景象,科学家们也可以继续将自己的科研指令“快递”给中继星。在巡视器接收到新的任务指令后,它下一轮勤勤恳恳的工作就开始啦。

现场的科研人员告诉我,嫦娥四号是人类第一次将探测器降落在月球的背面,填补了人类对月球探测领域的一个空白。不久的将来,嫦娥五号探月工程即将开启中国探月工程的第三期,我们要从月球上采集月岩、月壤样品返回地球,使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从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

作为一个爱科技有梦想的当代中国小学生,看着祖国的科技水平越来越发达,我真为我们嫦娥探月工程的成功感到骄傲!


指导老师点评:

关绮悦同学是小记者中年龄最小的,只有二年级,但是看她采访的认真劲还真像个“老手”啊,提出的问题也是恰到好处,真是个好苗子。


自我介绍

我是北京西城区奋斗小学二年级的小学生,是一个爱科学、爱思考、勤动手、有梦想的小朋友。我在学校的科学课上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在野外科考活动中找到探索的乐趣,在儿童科幻小说里融进奇妙的未来世界,在科技馆和科技营发现科技如何照进我们的现实生活里。我觉得,科技很炫酷,科技很奇妙,科技让我们对明天充满期待,科技也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对了,我们学校有科技年活动哦。我和小伙伴一起制作的《快乐之家》获得了奋斗小学科技年活动环境类作品奖,我还获颁了奋斗小学未来科学院预备小院士称号呢!我要和身边的小伙伴一起,爱科学,学科学,掌握科学本领,练好科技技能,长大了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