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抗疫 | 普通人到底该不该戴口罩:中西两种不同的认识

来源:风云之声 作者:袁岚峰 2020-04-09 22:11

导读

其实从基本的数学原理就能看出,不戴口罩是个非常糟糕的决定。这个数学原理就是,指数增长远远地快于线性增长。


哈姆雷特说:戴口罩还是不戴口罩,这就是问题所在。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出现以来,一大奇景就是:中国以及东亚国家的人默认全都戴口罩,而欧美国家的人默认全都不戴口罩。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戴口罩的理由。对中国人来说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人说话、咳嗽和打喷嚏时会喷出飞沫,病原体会附着在上面,而口罩能挡住飞沫。

还有一些科学论文,给出了定量数据。例如2020年3月17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说,在3个小时的整个实验时间里,新冠病毒都在气溶胶中存在,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新冠病毒在气溶胶中减少一半的时间,即半衰期,大约是1.1到1.2小时。这些数据和SARS病毒差不多。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论文图1,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在气溶胶和各种表面上的存活性




面对SARS你要不要戴口罩呢?当然要戴。面对新冠病毒,当然也要戴。

所以真正有趣的问题是,欧美为什么不戴?

我看到过好几种理由,但仔细分析一下,就发现全都站不住脚。

例如最常见的理由是,只有病人才需要戴口罩,健康的人不需要戴口罩。但我的科大同学倪伟指出,这种想法有三个缺点,每一个都足以致命。


倪伟在知乎上的回答



第一,病人可能不自知。这个病在潜伏期、轻症和无症状的状态下,都能传染。

第二,病人可能不自觉。凭什么我已经这么倒霉了,还要口罩捂着?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美国经常有大规模的枪击案,所以你觉得有可能每个病人都是好人吗?

第三,病人可能买不着。你能指望一个病人跑遍全城的超市找口罩吗?那画面实在太美……

第二种常见的理由是,如果错误地戴口罩,比如说把口罩戴反了,或者用手去接触口罩外表面,那就反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这个提醒很重要,但解决之道难道不是教会民众正确的戴法吗?怎么会破罐子破摔,得出一个干脆不戴的结论呢?

第三种常见的理由是,戴上口罩会让人产生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四处去浪。对它的驳斥是同样的道理,正确的做法是戴上口罩同时保持谨慎,而不是干脆不戴。

第四种常见的理由是,其他的防护措施比戴口罩重要,例如洗手和保持距离。这在逻辑上根本就不通,如果A比B重要,难道就意味着B不重要?对于维持生命,喝水比吃饭重要,难道你就只喝水不吃饭吗?

第五种常见的理由是,看到有人戴口罩,会引起公众的恐慌。例如澳大利亚规定,教师不许戴口罩,以免给学生造成恐慌(疫情下的澳洲3 封校,还是不封,这是个问题)。3月17日,加拿大三位戴口罩的亚裔顾客在超市内购物时被赶出,因为工作人员认为戴口罩的人有病毒。这种理由的荒谬显而易见,看见戴口罩的恐慌,难道比看见死很多人的恐慌还大吗?

第六种常见的理由是,普通人应该把口罩留给医护人员,自己戴口罩等于抢医护人员的。这一条其实可以成立,但只限于高防护等级的口罩。一线的医生真正需要高等级口罩,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无论什么级别的口罩都差不多。戴不戴口罩是质的差别,戴什么样的口罩是量的差别。所以普通人正确的做法是,只用低等级的口罩,把高等级的留给医护人员。

第七种常见的理由是,西方国家没有足够的口罩给所有人,如果说普通人应该戴口罩,那么会引起抢购和恐慌。这一条貌似很聪明,抓住了群众心理,但稍微一想就会明白,解决之道难道不是增加供给吗?宁可欺骗群众,也不去生产或者采购物资,这是多么不负责任的政府?

中国在武汉封城之初,也有一段时间口罩荒。但中国立刻扩大产能,一个月就把口罩日产量从1千万出头提高到了超过1亿,现在大家已经不为口罩发愁了。如果中国也像欧美这样,找种种理由说不需要戴口罩,难道你觉得是好主意吗?

其实从基本的数学原理就能看出,不戴口罩是个非常糟糕的决定。这个数学原理就是,指数增长远远地快于线性增长。



指数增长



前一段我们看到的情况就是,不戴口罩,导致欧美国家的患者指数增长。而他们政府的工作重点,却放在准备呼吸机等医疗器械上。这实在是非常怪异的思路,传染的源头你不掐断,再多的呼吸机都不够用的。用军事术语说,添油战术必然失败!

大家在小学都做过这样的应用题:一个水池一边进水,一边出水,问多长时间把池子排空。许多人都吐槽过,怎么会有这么愚蠢的人,一边进水一边出水。但现在,许多国家的做事方式就是这样!而且进水是指数增长的,出水只是线性增长,这样下去池子里的水只会越来越多,永远都排不空。

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不少国家最近有所醒悟了,——真香。




不久前,奥地利还规定没有医生证明不能戴口罩,违者罚款150欧元。但3月31日,来了个180度大反转,变成了规定外出必须戴口罩。



我很想问,有没有人前面因为戴口罩被罚了款,后面又因为不戴口罩被罚了款?无论如何,知错能改总是好的。

此外,捷克和斯洛伐克也都已经要求民众戴口罩了。

美国疾控中心以前一直说,不建议健康人戴口罩。4月3日,他们终于改口,说最近发现无症状者和发病前的人都可能传播病毒,所以现在建议戴口罩了。很好,不过这不就是前面我的朋友倪伟说的第一点吗?祝贺美国疾控中心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知道了中国的公开信息。


美国疾控中心终于开始推荐民众戴口罩



在操作层面,不久前德国扣留了瑞士、意大利和奥地利的许多口罩,引发了好几起外交纠纷(奥地利开建“方舱医院”!政府提供40亿欧元援助!华人奋起自救!!)。最近,法国向中国订购了10亿个口罩,两国之间将建起空中桥梁,通过56次来回完成交运工作。法国还有大区主席说,他们向中国订购的口罩被美国用更高的价格截胡了。无论其中有多少乱象,至少说明大家意识到口罩的重要性了。如果它没用,你抢它干什么?



法国向中国订购10亿只口罩



实际上,将口罩用于医疗,是1895年德国病理学家莱德奇发明的。中国医学家伍连德在战胜1910年东北鼠疫时,发明了一种简易口罩,发挥了重要作用(【100年前伍连德抗疫启示】口罩短缺,如何自制防疫口罩!)。在1918年大流感席卷全球时,欧美全民戴口罩。现代口罩的主要技术,来自美国的3M公司(为什么西方国家忽视中国的成功抗疫经验?)。



伍连德发明的“伍氏口罩”



3月27日,美国顶级科学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了一篇对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的采访(“不戴口罩防疫是最大的错误”,高福接受《Science》杂志采访 | Science)。当记者问他其他国家犯了什么错误时,他立刻回答:不戴口罩是欧美的大错。



高福指出不戴口罩是欧美的大错误



显然“Science”也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信息,因为这篇报道的标题就是《中国顶级科学家说,不戴口罩是应对新冠病毒时的‘大错误’》(Not wearing masks to protect against coronavirus is a ‘big mistake,’ top Chinese scientist says)。



Science报道的标题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种常识为什么还需要顶级科学家在顶级科学期刊上大声疾呼呢?



作者简介:袁岚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科技袁人”节目主讲人,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入选“典赞·2018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微博@中科大胡不归,知乎@袁岚峰

此作品由科技部引进国外智力管理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