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全民核酸检测 精准定位传染源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田川 2020-08-08 14:34

进入下半年以来,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忽然出现井喷式增长,自7月下旬以来连续数日每日新增百例以上,疫情已呈现失控迹象。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暴发以出现大量无明确来源的本地病例为主要特征,而非以外来病例为主,且安老院舍集体失守,社区出现疫情暴发。种种迹象表明,香港特区政府、传染病学界以及本地市民仍然对新冠肺炎疫情缺乏关键认知,病毒在社群中或许将会有比预期更长远的影响。

关于病毒特性的研究有待微生物学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方可定论。特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当务之急是检讨以往的防疫策略。以往的防疫手段以限制市民行动为主,然而仅仅是上周的“禁止堂食”禁令,便因为造成大量市民不便而两日即告终止。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本身虽然症状隐蔽,传播迅速,但终究致死率有限,故特区政府在制定防疫新策略时,或许应该比以往更着重于预判新措施对民生及经济的影响。

纵观全球的抗疫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以中国、日本、意大利等大部分国家为主的主动出击模式,即针对疫情趋势采取封闭城市、限制市民出行、减少聚集等策略;另一种是以瑞典为首的“消极”抗疫模式,即只针对老弱高危群体采取高强度防控策略,对广大青少年则寄希望于他们本身的免疫系统来抗击病毒。瑞典这一模式一开始就受到许多质疑。虽然从如今的感染数据来看,瑞典的新感染及死亡人数直线下降。然而,笔者并不认为这一模式可供全球推广。各地的防疫策略不仅要考虑疫情发展本身,还要结合人口结构等具体情况。与香港相比,瑞典不仅民众生活质量高,而且作为人口千万级的国家,拥有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香港的数百倍以上,人均占地面积更是远高于香港,比起香港而言更不易因聚集造成大规模感染。另一方面,如今北半球正值夏日,正是地处北欧的瑞典最舒适的季节。而香港地处热带地区,今年又因气候变化的影响,平均气温较高,令许多市民的免疫系统大受考验之余,又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以被动模式抗疫,无异于坐以待毙。然而,连月来的抗疫策略直接牵扯香港经济,不仅如此,公共医疗系统面临空前考验,许多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香港市民因资源被占用,无法得到有效医治,其影响或许更甚于新冠肺炎疫情本身。而有何种方式能兼顾香港的经济稳定、疫情防控、以及民众的情绪安定?笔者认为,为香港市民提供免费全民核酸检测,才是既经济便捷又有效的做法:既可一次性定位可疑传染源及聚集暴发地,为今后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关键数据,又能令民众看到特区政府的抗疫决心,稳定局面,可谓一举两得。

事实而言,全民核酸检测目前来看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一,香港本地公共医疗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趋近饱和,医护界普遍工作压力较大。而物资方面,全民核酸检测所需要的设备储备有限,也难以短期内实现本地生产,因此在这一方面可能需要外界,尤其是来自内地的支援。目前内地已经先期派遣了数名核酸检测专业人员到达香港协助检测,香港各界欢欣鼓舞。其二,香港缺乏针对无症状者实行强制检测的法理依据,仅依照现行《预防及控制疾病条例》并无相关条文针对全体市民,而短期内通过新法案或许又面临反对力量的阻挠,存在较大的变数。第三,若要开展全民检测,应根据地缘位置及作息时间服务市民;应为那些高危群体优先考虑,比如餐饮、店铺、公共服务行业;应防止在检测过程中形成聚集感染,如此种种,都需要专业领域内的人士反复考量。

如今在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已基本失控的态势之下,亟需特区政府对各界的恐慌做出有力回应,而全民核酸检测或许可以做到,唯难点在于特区政府能否跨越上述障碍,给香港市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作者系香港大学食品安全和毒理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