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国家公园为后精准扶贫时代创造新型业态

来源:中国科普网 作者:胡利娟 2020-08-20 20:30

中国科普网讯(记者胡利娟)“神农架国家公园是国际国内著名的生态文化体验区、国民自然教育课堂、科研科普研学基地,采用定量、定线、定点、定时开放,为公众感知、宣传、保护国家公园提供公益平台,为3.5万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提供创业机会、就业岗位,为后精准扶贫时代创造新型业态。”7月21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神农架林区党委常委、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柳健雄作如上表述。

作为全国十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的神农架国家公园,是在神农架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国际重要湿地等10个自然保护地基础上组建的。总面积由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04平方公里,增加到1170平方公里,占神农架总面积的35.9%,覆盖5个乡镇25个行政村,8047户,20325人。

“由单一森林生态系统保护转变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必须实行科学保护、科学研究、科学利用。”柳健雄表示,原因在于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的对象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国际国内具有珍稀性、代表性,保护生物物种遗传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研究自然演替的脆弱性。

柳健雄介绍说,在推行科学保护上,颁布省级《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条例》,实行“一园一法”管理,制定资源保护、生物监测、科研科普、社区共建等80多项制度,组建181名专业巡护员、650名农民管护员的资源管护队伍实行分区、分级、分类保护和管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红外线摄像等监测手段实现生物监测全覆盖。

此外,投资6000余万元,修复生态76处,约21万平方米;启动建设野外保护站、疫源疫病防控点、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生物多样性监测中心,确保自然资源管理无盲区、无死角。投资900余万元,建成上跨式、下涵式、缓坡式3种类型25处野生动物生态廊道。

在强化科学研究上,与国内29所高校、12家科研机构开展多领域课题合作研究。组建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中国林科院神农架国家公园研究院”,设立国家林草局神农架金丝猴研究中心。实施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研究课题5项。完成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发现植物新种5个。开展跨区域金丝猴专项调查,发现旗舰物种神农架金丝猴种群数量从8个增至10个,总量从1280只增至1471只,栖息地从250平方公里增至354平方公里。举办首届“神农架国家公园杯”观鸟赛,发现鸟类新记录种10种。建立神农架资源数字化平台。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出版专著5部,申请国家专利4项,3项成果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2项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成果获三等奖。

坚持科学利用方面,坚持生态为民,科学利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自然保护和利用新模式,发展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要。

创新社区建设方面,探索社区共建共享机制,用国家公园标识制作社区、农户门牌号码,将公园文化融入社区、融入家庭,增强民众保护意识。因严格保护给居民带来生产生活限制,野生动物种群繁衍数量增多,时有野生动物毁坏农作物,使居民利益受损,为纾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投入资金3040.51万元,建立生态公益性岗位、薪材替代以电代燃、兽灾商业保险、候鸟迁徙补食补偿、社区产业帮扶、绿色产业项目等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帮扶机制、发展机制。

开展国际合作上,举办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暨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推进会,发表“中国《神农架宣言》”。成立神农架国家公园金丝猴保护基金会,接受首批捐赠400万元。同法国普罗旺斯高地世界地质公园等4家国外地质公园和18家国内地质公园缔结为姊妹公园。

柳健雄称,神农架历时5年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凝聚了各级领导的智慧,倾注了神农架人民的心血,2019年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成果荣获第二届湖北改革奖。

今后,神农架国家公园将以资源保护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重点,以科学利用为课题,以社区建设为要务,创新能力建设,高质量完成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建设一个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国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