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放型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桑西移”工程的推动,广西的蚕桑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广西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原料茧生产基地和茧丝加工基地。
“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广西蚕业看宜州”。宜州地处广西西北部,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自汉建县以来,已历时2100多年。河池市宜州区桑园面积和鲜茧产量连续16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近年来,宜州区以打造“中国丝绸新都”为目标,跨界融合,共商、共建、共享,持续推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26日下午,“科技列车河池行”科技服务专家西南大学敬成俊高级实验师、西南大学柴春利副教授等一行人来到宜州区德胜镇上坪村宜州区刘三姐蚕桑产业核心示范区进行考察,对提升桑树品种、家蚕新品种推广(桂蚕8号)、省力化机械化养蚕等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交流。嘉联丝绸上坪基地负责人黄浪介绍了近年来宜州桑蚕茧丝绸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据悉,开行“科技列车”的目的就是要搭建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综合性平台,把城市丰富的创新资源汇聚起来,持续送往乡村振兴一线,服务广大百姓。
刘三姐蚕桑产业核心示范区展厅内桑蚕茧综合利用产品展示
嘉联丝绸上坪基地负责人黄浪向专家介绍桑蚕茧综合利用产品
嘉联丝绸上坪基地负责人黄浪向科技服务专家介绍当地特色产品起蚕网
科技服务专家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