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 -科普时报社-中国科普网

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科普持续发力 ——《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解读之二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罗朝淑 2022-09-23 02:00

□ 科普时报记者 罗朝淑

两年前启动的广西科普大篷车社会化运行试点项目中,一家名叫博世科的环保类企业成为试点承接单位。2020年以来,该公司累计投入科普经费50多万元,用于科普大篷车的运营。而为了弥补该公司科普资源的短缺,广西各级地方科普机构提供全力支持,利用各级各类科普资源平台,有效支撑该公司科普进校园活动,让该公司的科普事业得到了稳步发展。

一提到科普,人们总会想到这是政府的职能。广西企业试点运行科普大篷车,为我国新时代的科普工作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如何调动更多社会力量投入科普事业?怎样培育壮大科普产业?如何利用政策杠杆和奖励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投入科普?近日出台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明了方向。

改变“科普投入政府为主”

要实现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齐飞”,经费投入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

在“新时代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有关情况”的发布会上,谈及当前的科普经费投入,科技部副部长李萌介绍,目前科普的经费投入,政府占大头。“2020年全社会科普经费只有170亿元。这170亿元中,政府拨款约138亿元,占了80%。”

为改变这一局面,《意见》提出,今后要构建科普工作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保障对科普工作的投入,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依法制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鼓励通过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科普发展。

李萌说,今后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通过建设科普场馆、设立科普基金、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投入科普事业。

上述广西科普大篷车案例中,企业和政府“双向投入”的实践就体现了双赢:一方面,政府调动企业等社会化力量,有效增加了科普资源的供给,壮大了科普队伍和市场化力量;另一方面,企业也借科普工作拓宽了合作平台,“引流”效应带动提升知名度,推动企业运营发展。

在此基础上,广西还将科普大篷车社会化运营模式推广至流动科技馆项目,进一步促进流动科普多元化发展,为更多企业参与科普建设、加强自身运营能力提供了平台。迄今已有5家企业参与运营流动科技馆,2家企业参与运营科普大篷车,科普和经济互为反哺、相得益彰,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企业在科普领域大有可为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投入科普是《意见》的一大亮点。”参与《意见》编制工作的科技部人才中心副主任陈宝明在接受科普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科普多数时候属于一种公益性质的事业,国家层面的科普工作是有重点有导向的,在投入方面主要起到引领的作用,更多的时候,科普还得靠社会投入。

陈宝明认为,科普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在科学普及领域大有可为。“企业可以结合自己的产品、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方向来做科普,在做科普的过程中,可能又会进一步找到新的创新方向,进一步拓宽受众市场。”

在这个方面,我国疫苗研发领域领军企业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以下简称中国生物)进行了有益探索。为了系统传播公共卫生科普知识,发挥生物医药行业国家队、主力军作用,近年来,中国生物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手抓”,积极与第三方创新联动。2019年,中国生物率先建成国内第一座中国生物百年历史博物馆,并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策划打造了具有火眼金睛、可以识别各种病毒的“小悟空”卡通IP和疫苗板块科普IP啄木鸟“苗苗”,通过MV、短视频、手机游戏、文创、VR等新媒体形式进行趣味传播;与有关学会、协会等机构常年联合举办专题科普论坛及全国性大型科普活动,促进公众对预防接种的科学理解。今年,中国生物还专项成立了科普委员会,组织疫苗、抗体、检测等多领域专家担任委员,致力于系统传播生物医药科普知识。

正是科普知识传播到位,新冠疫苗免疫接种的相关工作才会顺利推进,企业的产品也得到了公众的认可。

“科技越走在前沿,公众的认知、理解和支持就越显得重要。比如,如果公众不能对人工智能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就很难接受人工智能方面的产品和服务。所以通过科普,可以让公众更好地认识和支持前沿科技的发展,更好地接受新的技术和产品。”陈宝明说,《意见》明确指出,一方面要发挥科技创新对科普工作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发挥科普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

财政杠杆和政策激励必不可少

此次出台的《意见》对如何引导企业做科普作出了明确规定。《意见》提出,企业要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加大科普投入,促进科普工作与科技研发、产品推广、创新创业、技能培训等有机结合,提高员工科学素质,把科普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同时,《意见》明确,要推动科普产业发展。培育壮大科普产业,促进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科普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兴办科普企业,加大优质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科技领军企业加大科普投入,促进科技研发、市场推广与科普有机结合。加强科普成果知识产权保护。

如何促进企业提高科普的积极性?陈宝明认为,这需要国家利用财政杠杆和政策来调节和激励。

早在今年3月10日,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和税务总局就联合发布了《“十四五”期间免税进口科普用品清单(第一批)》,加上之前出台的相关政策,“十四五”科普进口税收政策“红利”的落地开始提速。

“未来,在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做科普这方面,国家或将出台更多的激励政策,这可能会成为企业和社会力量发展科普产业的一大契机。”陈宝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