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对话 -科普时报社-中国科普网

白琳:让科学知识在基础教育中“普及”开来

来源:群众新闻 作者:张梅 2022-10-12 09:3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加强科普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提出具体要求。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我感到无比振奋,也感到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陕西省古生物学会秘书、西北大学博物馆科研部副部长白琳表示。

多年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与陕西省古生物学会密切配合,发挥高校科普资源优势,组建了一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舒德干领衔的“地学科普团队”,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在无数青少年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白琳就是这个“地学科普团队”中的一员。她曾在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攻读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毕业后就职于西北大学博物馆。“5年多的博物馆宣教工作让我看到了地学科普的空白,意识到地学科普工作之紧迫。”白琳说。

2016年,在陕西省古生物学会的支持下,白琳创立了“小小古生物学家”品牌科普活动。“我们把专业知识融入博物馆日常讲解的同时,通过‘大咖’科普讲座、原创科普情景剧、移动博物馆等方式,使地质古生物学知识‘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让中小学生与古生物学零距离接触。”白琳介绍。

“小小古生物学家”品牌科普活动不仅在中小学校掀起了地质古生物学知识的学习热,还带动了地学领域的专家、学生参与到科普活动中。“自创立‘小小古生物学家’品牌科普活动以来,陕西省古生物学会上至院士、教授,下至研究生、本科生,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自觉承担起科普责任,为地学科普事业献策献力。”白琳介绍,截至目前,“小小古生物学家”系列科普活动累计举办上百场次,直接受众人数达50000人次以上。近年来,在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石油学会等多家单位的支持下,白琳的科普内容也不局限于古生物学,还延伸到岩石、矿物、石油、秦岭等多个科普主题,涵盖了地球科学的多个领域。

在长期的科普实践中,白琳也逐渐认识到科普的目的不仅仅是把相关知识以浅显易懂、直观准确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新时代科普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让青少年走近科学,了解世界、了解生命、了解自己,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白琳说,“科普的意义不仅仅是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家精神。同样对于科研人员而言,积极投身科普工作,也能促使科学研究不断精进,提高自我素养、对外展示科研成果的同时,激发社会大众的科学热情,真正地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贡献自己更多力量。”

2021年底,教育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在陕西省古生物学会和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的合力支持下,在众多专家教授、博士研究生的带领和帮助下,白琳通过创新课后服务模式,开启科普助力“双减”专项行动。在此过程中,白琳探索研发中小学地质古生物“科教融合”系列课程。她希望通过努力,将地质古生物学科设定为独立的青少年教育目标,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科学教育大纲,通过逐步进阶的方式,为中小学生构建起系统的地球科学知识体系。

在白琳看来,做好青少年科普工作,科学教材和科学教师至关重要。“科技工作者往往科研和教学任务较重,基本是‘忙中偷闲’做科普,能和青少年长时间接触的还是在校老师,我们现有的科学课程教材内容仍处于‘大杂烩’状态,分类尚不明确,科学课也大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希望可以尽快看到我们自己的分类科学课程教材。另外,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科普经验严重不足,希望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具体更实用的专业技术培训,助力科学知识在基础教育中真正‘普及’开来。”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