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时代大科普 -科普时报社-中国科普网

如何有效提升应急科普能力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郑念 2023-01-06 00:42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履行科普工作领导责任,统筹日常科普和应急科普;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履行科普行政管理责任,要加强组织协调、服务引导、公共应急、监督考评等。

做好应急科普工作,对于预防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提升人们的科学认知和应对能力,以及促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回顾总结中国3年多来疫情防控的经验,除了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以外,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科普工作,通过科普提升公众对疫情的认知和科学应对能力,也是十分关键的。

一是预防或减少灾害发生的有力保障。把那些由于缺乏基本认知而导致的错误操作、缺乏应急意识而导致的错误处置和滞后应对而造成的损失降下来,就能凝聚起应对突发事件的民心、增强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信心,形成多方协同的合力,从而取得较好的应对效果。比如,在新冠肺炎暴发之初,依靠政府、科学家、媒体通力合作,及时有效地为公众普及防疫抗疫知识,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科学应对、理性防治、全民一心”的良好氛围,养成了全民“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不集聚”的良好抗疫行为习惯,为迅速遏制疫情扩散势头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也凸显出应急科普的关键性作用。

二是调动多方面力量参与的有效手段。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包括风险评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决策指挥、救援处置、恢复重建等关键环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存在大量共性基础科学问题。通过开展应急科普,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自救互救能力。相关管理人员和公众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对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具有重要的促进推动作用。

三是实现广泛性社会传播的内在要求。突发事件具有紧要性、重大影响性和公众密切相关性的特点,通过及时为公众提供释疑解惑、互动参与和科学应对知识,从而推动公众对科普活动的主动参与。针对突发事件的科学普及,能在公众的接受选择上引起心理上的共识或记忆上的叠加和巩固,从而会提高科学传播效果,较之于常规和线性的科普活动能在公众中创造更大的效果,并获得公众满意度。

四是有效应对突发性事件的重要前提。突发事件的突然性、不确定性和危害性,使人们缺乏预先的思想准备,极易引发恐慌。每逢发生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时,各种舆论会接踵而至,社会的不稳定性概率增加。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通过突发事件应急科普工作及时、准确传播公众需要知道的科技信息,用科学去强化受众头脑中原有的积极认识,对公众舆论进行正确、规范引导,有助于缓解人们的恐慌情绪,提高公众对各种信息的鉴别和判断能力,同时驳斥那些模糊、迷信的误解,抑制谣言的生成和传播。

那么,如何有效提升应急科普能力,发挥应急科普的作用呢?

首先,应急科普的核心是内容建设。重大突发事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暗含或催生各类复杂的科学议题,一般非专业人员可能存在各种认知短缺,尤其是一些未知原因的突发事件,更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精神来正确对待。因此,专业的科学家群体应当在解惑释疑上下功夫,科学家及时发布最权威的信息,告知公众,避免由于未知而产生恐惧。科学家在突发事件中投身科普,积极发声,可以有效提升应急科普的质量和效果。

其次,应急科普传播的主渠道是各种媒介。在应急状态下,权威媒体、主流媒介是传递权威科普内容的重要渠道,需要建立高效、权威的科普平台,代表政府和科学家发声。根据研究分析,国内疫情较为严重时期,以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央视为代表的主流权威媒体在疫情科普上重点发力,对于稳定民心实现正确的引导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几大媒体中科普的帖子综合运用图文、音频、视频等新媒体呈现手法,加强与科学家和专业机构的合作,强化了信源权威性;注重转载自媒体中的优秀科普作品,放大优秀作品的影响力,尤其注重短视频平台端发力,邀请专家和专业机构入驻,优化推荐算法,疫情科普传播质量和效果大大提升。

第三,应急科普的增效靠各方联动。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实现有效的社会动员和社会管理,必须通过物资、资金、人员以及协调机制体制等“软硬兼顾”的保障,来确保应急科普工作顺畅高效开展。政府应建立科技主管部门与其他领域部门的协商机制,促进各领域应急科普体制初步建立;科技主管部门与宣传部门和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推动协调建立科学家与媒体合作,形成面向公众发声的高效机制;完善壮大各级各地方科普专家库,推进科普从业人才队伍建设;各部门设立科普工作专项资金,开展常态化的科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