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科技之光,闪耀宜章

来源:科教新报 作者: 2023-05-25 18:22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 胡晴 姚瑶 通讯员 李永东 摄影 龙群 邓加亮 周天哲)作为2023年湖南省科技活动周重大示范活动,一场集科普展览、集市和展演等活动于一体的科普嘉年华——“科学之夜”在“楚粤之孔道”、湖南“南大门”——郴州宜章精彩上演。



今年的湖南科学之夜结合宜章当地特色,设计了早场——林中“新”“邑”科技(科普)展览会,以及晚场——“科学夜故事”与集市两场活动,为观众们打造了两场令人流连忘返的科技盛宴。


林中“新”“邑”,讲好新时代科学故事


上午九点三十分,2023年湖南省科技周活动暨“科技潇湘行”(宜章)启动仪式后,与会领导及嘉宾参观了早场活动——“林中‘新’邑”科技(科普)展览会。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展出,我国迄今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泥水平衡盾构机模型;山河智能的节能挖掘机、旋挖钻机模型;飞腾自主研发的芯片、中建五局工程创新研究院的中建无机石、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的防水穿越无人机套件等科技展品悉数亮相。



“4+4科创工程”打卡墙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拍照、打卡、分享。我省“4+4科创工程”是湖南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的重大标志性工程,包含“四大实验室”,即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和“四个重大科学装置”,即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力能实验装置、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



在四大主题互动区,见证新时代发展


晚场活动依托同一个场地、同一批参展单位,将郴州宜章特有的传统民俗活动“宜章夜故事”与“科学集市”进行结合,策划出别具一格的“科学夜故事”集市活动,用轻松愉快、互动体验的方式讲好新时代的科学故事,让群众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机械工程、航空航天、新材料、光电等科技创新成果如何令未来更美好,地方非遗、民族民俗如何丰富我们的文化,宜章“两茶一橙”油茶、茶叶和脐橙等特色农产品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如何合理利用有色金属、野生动植物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参观者在“创新夜故事”“民俗夜故事”“乡村夜故事”“自然夜故事”四大主题互动区中,一起倾听和见证新时代、新故事。



由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馆支持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展区”吸引了众多群众。一幅幅时代照片带人们感受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救国、报国、兴国、强国伟大事业的感人故事。这场展览不仅是一场科技的盛会,也是一次科学精神的洗礼,唤起人们对科学、科学家的热爱和崇敬。



“科学之夜”,同心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傍晚时分,中夏广场开始人头攒动,炫彩的灯光交替闪烁,音乐声此起彼伏。晚上七点半,舞台区科学展演活动拉开帷幕,父母带着孩子们早早的来到活动现场。

宜章县养正中学带来开场舞蹈《情深谊长》中展示了军民鱼水的深厚情感;朗诵表演《科技创新,挺起民族的脊梁》将中国古人的智慧以诗歌的形式展现,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古代科技成就;科学实验展演《别被光骗了》是2022湖南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比赛的获奖节目,绚丽多彩的光学实验把“彩虹”搬到了舞台上。



2022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的获奖选手张乐蒙、何娜老师先后登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肺结节、地质矿物相关的科学原理条分缕析、讲解透彻,不断拉近现场观众与科学的距离;充满互动性的《神奇实验秀》将现场推向了新一轮高潮,来自湖南省科技馆的科学老师用生动精彩、别开生面的科学秀引起了现场小朋友们的阵阵欢呼;宜章好人宋嗣东老师和他的民乐队带来了民乐演奏表演,用音乐展现文艺支教、乡村振兴等政策的重要意义。最后,全体参演人员上台共同合唱,一首《歌唱祖国》将晚会推向高潮。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展演活动为观众们奉献了一个集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精彩夜晚。

“现场用科技的手段呈现出了宜章的发展变迁,我看了十分感动。宜章虽然是一个只有六十多万人口的小城,但是已经有了1400多年历史,我为生活在这片红色热土而感到自豪。”观众万霞充满激情地说。



湖南“科学之夜”是2023年湖南省科技活动周的重大示范活动,由湖南省科技活动周组委会主办,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承办,郴州市科学技术局、宜章县人民政府支持。活动致力于通过互动体验、科学创意展演的方式,拉近公众与科学的距离,营造公众热爱科学、传播科学、理解科学的浓厚氛围。

科技部人才与科普处处长杨启明,湖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建元等出席“科学之夜”晚会。宜章县融媒体中心对晚会进行了全程直播,近10万人次在线观看,点赞16.8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