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网 > 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 > 重大科技成果巡礼 > 正文

医药健康展区

来源:中国科普网 作者: 2024-06-07 16:14

医药健康产业是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是助推北京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2023年,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坚持从推动生物技术占先、发挥临床资源溢出效应、创新产业生态、新冠科研攻关等方面持续发力,医药健康领域创新成果显著。

1、Taikon·太空 DSA&介入手术机器人

展区位置:医药健康

创新指数:⭐ ⭐ ⭐ ⭐ ⭐

推荐指数:⭐ ⭐ ⭐ ⭐ ⭐

Taikon·太空 DSA是采用AI图像处理介入诊疗系统,搭载新一代WE-Aimage智能超算高清影像平台,图像质量革命性提升。其独有的七轴智慧机架系统,运动灵活高效,有效提升手术效率。

ETcath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均为唯迈医疗国产自研, 突破技术和原材料被“卡脖子”问题,相关专利数在手术机器人领域领先。医生无需在手术室即可完成介入手术,免除X射线危害的同时,减少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2、基于高抗逆红球菌平台的功能化合物 /高值手性医药中间体先进生物制造

展区位置:医药健康

创新指数:⭐ ⭐ ⭐ ⭐ ⭐

推荐指数:⭐ ⭐ ⭐ ⭐ ⭐

该展项基于红色红球菌具有高强度细胞封皮结构、特殊分子伴侣网 络、特殊蛋白合成与修复环境等独有优势,能够解决常见生物催化剂在有机溶剂中耐受性不足等瓶颈问题。清华大学于慧敏教授及北京衍微科技团队率先阐明红球菌高抗逆机理,创建高效基因组编辑方法,解析尿素诱导高表达机制,打造出普适高效的全细胞催化平台,为食品、医药、日化、能源等领域高值化学品提供全新的生物合成方案。已服务近10家企业,新增利税超10亿元。

3、专必拓专注力多维度数字化解决方案

展区位置:医药健康

创新指数:⭐ ⭐ ⭐ ⭐ ⭐

推荐指数:⭐ ⭐ ⭐ ⭐ ⭐

该展项可提供医疗级别的数字化全维精准测评和多能定制化训练,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通过数十万中国标准儿童数据建模,在注意力、自控力、记忆力、感知力和转换力维度施测并生成报告。基于大脑功能分区理论、脑神经重塑理论、学习-神经激活理论,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根据儿童在数字化训练任务中的表现所对应的认知功能受损特点,实施千人千面的干预。相关核心技术已获得3项发明专利授权。

4、新型光敏蛋白用于基因治疗失明

展区位置:医药健康

创新指数:⭐ ⭐ ⭐ ⭐ ⭐

推荐指数:⭐ ⭐ ⭐ ⭐ ⭐

中国失明人群约有700万人,世界范围内失明人数是中国的5倍多。本项目自主发现了一种新型光敏蛋白,通过自主设计的腺相关病毒载体将新型光敏蛋白表达在失明患者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使神经节细胞获得感光能力,预期可使失明患者再度感光并且恢复部分视觉功能。本项目的药物设计方案全部来自公司研发团队的源头创新成果,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药物开发阶段和预期效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5、“北脑二号”智能脑机系统

展区位置:医药健康

创新指数:⭐ ⭐ ⭐ ⭐ ⭐

体验指数:⭐ ⭐ ⭐ ⭐

该展项采用自主研发的高通量柔性微丝神经电极、大通道数高速神经电信号采集设备,以及运动解码算法,已成功搭建高性能的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系统,实现非人灵长类动物对二维运动光标的灵巧脑控拦截,为新一代神经假肢开发奠定了基础。“北脑二号”利用国际首创的前馈控制策略开发运动解码算法,是国际上首次实现能与二维运动目标交互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自研高通量柔性微丝电极使用高生物相容性材料,具有和大脑组织接近的机械特性和极高的时空分辨率,在体神经元长期稳定记录等关键性能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具备大通道数、高采样率、低延时等特性的神经电信号采集设备,满足侵入式实时脑机接口的链路需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

展区位置:医药健康

创新指数:⭐ ⭐ ⭐ ⭐ ⭐

推荐指数:⭐ ⭐ ⭐ ⭐ ⭐

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主要应用于预防及治疗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后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亿一生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生物制品新药。作为全球首个双分子G-CSF-Fc融合蛋白,第三代G-CSF,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佳,有望给肿瘤患者带来持续保护。

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已成功在中国、美国、欧盟获批上市,是中国境内一一款同时在中国、美国、欧盟获批的长效G-CSF产品,不仅为中国本土药企出海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本,更是中国生物创新药的里程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