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荒野寻找理想国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韦 晔 张英贤
  • 2024-04-07 09:00

编者按 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本报选取两本相关书籍,与读者分享。《荒野的回声》立足中国自然保护地,介绍了寻找野生大熊猫、雪豹、长江江豚的故事。《爱上动物的理由》从作者切身救助经历、养育经验入手,告诉人类如何与动物相处。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守护,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感受每种动物对生态系统的意义。

走进荒野寻找理想国

□ 韦 晔

我心底有个理想国——河流自由奔腾,有枯有荣,有广阔的河谷容身;城郊有一片森林,崎岖小路引导着人们去发现一草一木的魅力;人们通晓身边的鸟兽,就像熟悉亲朋一般,而不是通过味蕾认识,或在股掌间把弄。

现实中,大河被水电项目切割成了死气沉沉的梯田,城市湿地被缺乏眼光的规划师改造成了游乐场;成批的穿山甲片、熊掌被查获,森林里却是空空荡荡,鸟网或兽夹总是不期而遇。

由此,我们这些热爱自然的人,自觉地汇聚成保护力量,或多或少扮演着代言人和反对者的角色:

我们呼吁生产经营活动慎重考虑对生态带来的影响——几棵大树的砍伐对长臂猿来说就是回家路上的断崖;失去森林河谷的野象游荡在乡间,被迫成为肇事者。

我们举报盗猎者和野味餐馆,冰冷、残缺的动物尸体,原本都是荒野里欢腾的生命,栉风沐雨难以看到它们一眼,眼前却是满地的伤痛。一场油腻无情的饕餮中所消耗的,可能就是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隐居者。

我们反对以保护为名的各种“生意”,大熊猫和长江江豚有本属于它们的栖息地,不可能靠饲养场和水族馆续命;鼠兔是高原生态系统的基石,不是草场退化的元凶;越来越多的绿化可能是在破坏生态,单一的绿色并不是生命的底色。

我们向公众传播自然之美,希望大家了解,一片荒地,不只是城市的死角,而是一株绶草、一只中华虎凤蝶的整个世界,保护始于情感迸发而成于科学认知和公众参与。

然而这些努力,偶有成功,更多是飞蛾扑火。面对未来的种种不确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似乎是最确定的标准答案之一。我把10多年来收集到的荒野回声汇集于这本书中,有的来自最具国家代表性的自然遗产,有的来自城市中尚未散尽的荒野余音。

诚挚地邀请你也走进那条人迹罕至的路,一起欣赏自然之美,更期待我们能一起行动。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本文为《荒野的回声》序言、内容有删改)

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位置

□ 科普时报记者 张英贤

健康的生态系统,像一座金字塔,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位置,发挥着相应的功能,并相互制约,没有哪一个成员会过度发展。《荒野的回声》记录了韦晔上山下海、走进荒野,追寻理想国的经历,也将物种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以及人在生态系统中的影响,以故事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来,具有一定启发性。

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大猫谷,生活着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雪豹,它们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濒危级别。目前,只有约2%的雪豹栖息地被纳入科学监测范围,科学家对全球种群数量的估算只能很粗略地表述为4000到7000只。

韦晔和妻子寻找雪豹踪迹却多次失之交臂。其中一次,他们在山坡上发现了被雪豹咬死的岩羊,但是有3只凶狠的流浪狗在周围徘徊。韦晔判断,雪豹应该就在附近,可能是不敌成群的流浪者——藏獒,便躲了起来。多年前,我国遭遇藏獒炒作热潮,没想到泡沫消失之后,这种凶猛的动物甚至对高原生态链顶端的雪豹发起了攻击。它们会抢夺雪豹的猎物,杀死雪豹的幼崽。人类不负责的活动打破了高原生态系统平衡,这样的后果令人唏嘘不已。

麋鹿曾经与大熊猫一并列入濒危物种拯救工程经典案例。截至2022年,我国麋鹿种群数量已经从重引入初期的70余只增长到1万只以上。

其中,在江苏大丰,目前生活着超过7000多只麋鹿。麋鹿种群的扩张和迁徙,近年来开始影响濒危水鸟的监测和保护工作。比如,麋鹿很喜欢在黑嘴鸥筑巢繁殖的碱蓬地活动,也会干扰到人工繁殖放归野外的丹顶鹤在夏季的孵化、育雏。麋鹿种群扩张带来的人兽冲突、局部栖息地过载等问题,都是20世纪80年代动物保护拓荒者们始料未及的“甜蜜的烦恼”。

虽然说人类拯救濒危物种的故事情节最能打动人心,但是先行者的远见和努力更为重要。每一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生态位,这才是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正如韦晔在书中所呼吁的,物种保护的终极目标绝不是拯救濒危动物那么简单,“保护工作最终要实现的是生态系统的全面修复和野生动物种群的科学管理”。


编辑:张英贤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