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北京美丽乡村建设

白菜冬季贮藏技术指导意见来了

来源:北京美丽乡村网 作者:满杰 2023-11-02 13:13

目前,北京市大白菜已陆续进入收获期,由北部山区向南部平原地区依次进入收贮阶段,为了降低大白菜冬季贮藏损耗,提高生产主体效益,北京农技部门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贮藏特性

大白菜的适宜贮藏温度为0~1摄氏度、相对湿度95%~98%。低于0摄氏度会发冻害,高于5摄氏度容易腐烂。贮藏期间的损耗主要有脱帮、腐烂和失水等。不同品种大白菜的耐贮性差异较大,一般中、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藏,需长时间贮藏或长距离运输可选择耐贮运品种。

适时采收

适时采收是做好大白菜贮藏的基础,直接上市销售的可根据市场情况确定采收时间,需要进行贮藏的宜在立冬前后采收,北部山区可提早采收,南部平原地区可适当延后采收。采收过早易因受热而脱帮,采收过晚,易受冻。采收前7~10天停止浇水,贮藏的大白菜应选择成熟度为“八成心”的菜棵为宜,避免因成熟度过高造成叶球开裂。

科学预贮

大白菜采收后先在田间自然晾晒2~3天,晾晒的程度达到外叶不易折断为宜,摘除黄帮、烂叶,不黄不烂的叶片要尽量保留。预贮后若外界气温尚高,应把菜棵码放到背阴处,待气温下降至1~2摄氏度时方可入贮。

贮藏方法

应根据大白菜贮藏数量、贮藏时间和贮藏条件等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堆藏、沟藏、窖藏和冷库贮藏等方法。

堆藏。在露地或棚内将菜棵整齐堆码成垛,垛高1~1.2米,行与行之间留有空隙以利于通风和降温。菜垛外部覆盖草帘或棉被,气温偏低时,加厚覆盖物气温偏高时,减少覆盖物。贮藏期间需多次倒菜,气温偏高时3~4天倒一次,气温偏低时5~6天倒一次。

沟藏。选择朝阳、干燥、排水良好、运输方便地方挖宽1~1.5米、深1米左右(菜棵上部略低于当地冻土层)的沟,沟壁垂直将挖出的土,放在沟的两旁,作为土埂防风提前挖好晾晒干燥。将菜棵底部朝下直立码放在沟内入贮以后随着外界气温的降低分次覆土保温,也可在上面覆盖草帘或棉被,覆盖物要随着气温的下降而加厚,覆盖保温以表层菜棵不被冻伤为度。成熟度较差的可结合沟藏进行假植贮藏,将菜棵带根码放在沟内,其他操作环节可参考沟藏。

窖藏。将菜棵整齐堆码成垛,垛高1.2~1.5米,行与行之间留有空隙以利于通风。可以通过开关透气口进行通风换气,控制好贮藏温度,贮藏期间要经常翻倒菜垛,及时清除黄帮和烂叶。

冷库贮藏。冷库可采取筐贮、堆或架贮,菜棵应分批入库,以减少库温波动幅度。筐(垛)之间要留有过道,便于日常检查和倒菜,架贮菜架之间间隔20~30厘米,每层放菜1~2层。贮藏期间库内温度保持0~1摄氏度菜棵覆盖塑料膜保湿,每隔20天左右倒菜一次。

 

 

 

编辑:胡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