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区大城子镇墙子路花会
活动时间:2月12日(正月十五)10:00
活动地点:密云区墙子路村
活动内容:大城子镇墙子路花会是老百姓自创的宝贵民间文化艺术,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乡土之情和文化价值,包括金锣开道、中幡、舞幡、狮子、吵子档、大鼓、高跷、二鞑子摔跤、猪八戒背媳妇、十不闲、雄关腰鼓队、小车会、音乐和地秧歌十四种队伍的表演。
大城子镇墙子路村花会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表演者个个精气十足,纷纷亮出绝活:气势恢宏的舞龙舞狮、刚健热烈的大鼓、引人发笑的小车会、动作灵活的高跷……这些表演让群众大饱眼福,点燃了村民们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情。现场欢呼声、掌声不断,喜气盈盈、热闹非凡。
队伍中,可以看到十多个稚气未脱的孩子踩高跷、表演二鞑子摔跤、舞狮,墙子路花会的生命力在“00后”、“10后”当中得到传承。
多民族融合的表演形式
墙子路花会传承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在90年代村里关于花会活动的记录中,还未出现“音乐”和“腰鼓”这两档花会。可见花会的“会档”组成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不断“自我生长”“音乐”会档起源于清代末期,当时专门为祭祀、庆典、婚丧嫁娶演出,出现在花会当中并不多见。而“长城腰鼓队”是北沟村组织的一支队伍,表演者均为女性,她们身穿红绸彩衣,腰挎小鼓,边敲边舞,走出各种复杂多变的队形,展示了长城脚下村民的威风。
墙子路民间花会呈现如此丰富的形式,与其边关重镇的历史地位不无关系。明清以来,来自天南海北的驻军和商贾曾使这里繁盛一时,而他们的后代落户居住于此。这个800多人的小村子,竟然有着46个姓氏,除了“王”“赵”“蔡”这些常见姓,也不乏“琚”“屈”“荣”“翁”这类少见姓氏。这一方村落的开放、包容,令五湖四海的民俗习惯在这里实现了交汇、融合与绵延发展。
温馨提示:具体活动信息以主办方最终发布为准,请咨询后前往。
文明游览温馨提示
✓ 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和时间,提前查询目的地的开放、门票预约等措施。
✓ 遵守景区的相关规定,有序排队,不并行挡道,不插队抢排,不喧哗吵闹,不在公共场所高声交谈。
✓ 不破坏环境,不攀枝折花,不追逐、违规投打投喂动物,拍照摄像遵守规定。
✓ 注意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垃圾分类投放,爱惜公共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