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北京美丽乡村建设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成就展:农业生物育种成果大放异彩

来源: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作者: 2025-04-18 13:57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成就展上,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多个现代农业成果精彩亮相,吸引了众多关注目光,成果涵盖了蔬菜、粮食、畜禽等多个领域,重点展示了北京市在生物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的丰硕成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蔬菜育种成果丰硕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带来多个高品质蔬菜品种,通过对控制性状的关键基因进行精准编辑,选育出的高品质黄瓜中农126号、中农脆玉3号、中农脆玉4号品种表现卓越,其中中农脆玉3号富含丙醇二酸,入选“2024年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新成果”和“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产出”。以醋栗番茄PP(PI365967)和大果番茄AC(Ailsa Craig)为基础材料,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创制了高糖1号和高糖2号两个番茄新材料,不仅实现了高糖低酸,还提高了果实重量,打破了番茄产量和品质无法兼顾的难题。该研究所的基因分型实验室专用机器人与分子育种成果同样亮眼,开发了国内首款基因分型实验室专用机器人,可用于代替人工进行自动化分子育种实验,大大提升了分子育种的效率和准确性。

优质种源带动畜禽产业升级

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京”系列蛋种鸡是自主培育的适合国内集约化、规模化饲养的农业农村部主推品种,累计推广78亿只,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研发了“凤芯壹号”基因芯片,建立了蛋鸡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提升了蛋鸡育种的精准度和效率。该集团利用自主基因编辑技术对猪细胞表面受体CD163基因的蓝耳病毒结合位点进行精准敲除,培育出具有100%蓝耳病抗性的基因编辑猪新种质。这一成果推广后,有望实现我国猪蓝耳病的彻底净化,每年为我国生猪业新增上百亿元效益,对保障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农作物育种技术取得关键突破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北京齐禾生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通过多重基因组编辑技术,精准改造小麦感病基因MLO,赋予小麦广谱持久的白粉病抗性。该技术不仅显著缩短育种周期,还能提升作物抗病性和产量,品种已获农业农村部生物安全证书,为小麦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国农业大学利用微生物宏基因组数据,挖掘具有靶向功能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取得基因编辑底盘技术原创性突破,该技术打破了国外在基因编辑原始核心专利上的垄断,未来将逐步从基础研究拓展到农业、制药、医疗等多个应用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成功研发出抗虫玉米ND207、耐除草剂玉米CC-2及复合性状玉米ND207×CC - 2。相关成果通过科企合作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已培育12个审定品种并由企业推广,有效降低了农药用量,提高了生产效益,为绿色高效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二系杂交小麦育种技术体系是我国原创性成果,具有完全知识产权,解决了国际杂交小麦科学难题,目前已培育出“京麦”系列杂交小麦新品种20多个,其中京麦188、京麦189等是我国首批审定的耐盐碱小麦品种,对于利用盐碱地种植小麦、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院的京科501和甜加糯鲜食玉米主导品种也亮点十足,京科501能够主动适应不同密度和多样胁迫环境,具有丰产稳产、优质多抗等优良特性,2024年通过国家审定,其株型紧凑、种植密度弹性较大、种植时间灵活、综合抗性强、籽粒脱水快,兼顾机械穗收和籽粒直收,为玉米种植户带来了便利和更高的收益。农科糯336、飞花等甜加糯新型鲜食玉米品种,入选中国农业农村十项重大新产品和全国主导品种,同一果穗上聚合了甜、糯两种籽粒,口感独特,农科糯336还通过国家四大主产区审定,籽粒叶酸含量高,深受消费者喜爱。

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抗虫耐除草剂生物育种专业化品牌“丰脉”,不断创新为农户提供优质、完整的生物技术解决方案。丰脉系列玉米、大豆性状产品已相继获得国内、国际生物安全证书,在国内商业化进程中处于领先地位,为农业生产的绿色、高效发展保驾护航。

超级植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围绕植物RNA表观遗传化学修饰N6-甲基腺嘌呤m6A开发的生物育种技术也备受关注,通过对植物进行酶工程改造,引入RNA化学修饰m6A去甲基酶,操控植物RNA上m6A修饰含量,进而调控基因表达,实现作物高产高生物量,为农作物增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开辟替代蛋白生产新途径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展示的替代蛋白食品关键技术,通过合成生物学、细胞工厂等前沿科技攻关,突破细胞培育肉等替代蛋白食品生物制造的底盘技术,构建起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替代蛋白食品制造关键技术体系,推动了替代蛋白食品产业化发展。

苏陀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植物基蛋白产品,原料主要来自大豆分离蛋白、谷朊粉、大豆浓缩蛋白和蚕豆蛋白,采用国际领先的温和物理工艺,无需添加剂重塑蛋白结构,同时去除豆腥味,赋予植物蛋白全新的口感这一创新产品为食品行业提供了优质的蛋白原料,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美味植物蛋白食品的需求。

北京首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乙醇梭菌蛋白,以乙醇梭菌为发酵菌种,以含碳工业尾气作为碳源,氨水作为氮源,经气体预处理、发酵、离心、喷雾干燥等工艺生产单细胞蛋白,该技术颠覆了传统化工路线,开辟了非粮蛋白生产新途径,产品已被批准在水产、仔猪和肉禽饲料中使用,应用场景广阔,为我国饲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此次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成就展汇聚了农业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充分展示了北京农业科技创新的强大引领力和辐射效应,这些成果不仅为北京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让农业发展在科技赋能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未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闭幕后,参展成果将转为常设展继续在中关村展示中心进行集中展示。

编辑:胡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