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京郊大地迎来了紧锣密鼓的农忙时节,与此同时,北京一些中小学的校园农业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2025年以来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秉承“多场景、多模式、多维度”融合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有序推进,助力校园农业平稳健康发展。
开展“多场景”打造。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联合北京西藏中学、北京学校、北京小学通州分校等中小学开展校园科普农园规划建设工作。根据校方需求和校园本底条件因地制宜打造出一批应用性强、各具特色、亦学亦乐的农业科普研学场景。
开展“多模式”探索。今年市农业技术推广该站市站在校园农业板块也进行了多种推广模式的探索。一是开展了“手植希望、心耕梦想-农业科普校园行”系列活动,通过科普活动和农事体验,让中小学生近距离感受农业、尊重农业、热爱农业。二是开展了形式丰富的校园农业科普公益课,累计为5所学校提供了课程指导或公益授课等服务,并在站内开设了面向中小学生的365科普公益课程,开启了“专家走出去”、“学生请进来”的双向探索。三是做好推广桥梁,为本市多所学校接洽了京郊优质农业科普基地资源,助力了京郊农业园区产业融合发展。
开展“多维度”创新。一是打造校园农业生产系统,根据校园农业教学和展示需求,以“模块化”理念构建了露地微生产系统和温室微生产系统两套校园农业生产系统,使得作物品类、农事活动内容获得极大拓展。二是设计农事教育精品课程,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相关课程标准,并结合农时节气设计了24课时的农事教育精品课程,涵盖了多种作(菌)物,并可覆盖2个学期的农业选修课程。三是开发农业科普研学教具,结合校园农业研学需求,通过试验研究、产品设计、组配集成和学生试用,陆续开发了适用于农业科普研学的系列教具产品包。
下一步,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该站将进一步以本北京市校园农业板块为抓手,进一步拓展本市农业多元化融合功能,促进城市和乡村资源共享、要素互通、城乡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