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北部的绿水青山间,昌平区延寿镇孕育着一种舌尖上的“黄金珍宝”——栗蘑。野生栗蘑因常见于板栗树下而得名,因口感出众而闻名。延寿镇地处燕山山脉,自然环境得天独厚,镇域山地土壤为沙质风化砾岩-麦饭石,当地岩层泉水水质独佳,微酸性,山区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栗蘑的生长。现如今,栗蘑已被驯化栽培,更可以在板栗林下运用新型技术进行仿野生栽培。这种被誉为“华北人参”的珍稀食用菌,正以独特的风味与卓越的品质,成为昌平特色农业的新名片,讲述着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
栗蘑学名灰树花,其子实体呈珊瑚状分枝,由许多分枝和菌盖相互重叠组成,从侧面看,犹如层层叠叠的莲花花瓣,形态婀娜,极具观赏性,在日本又被称作舞茸。栗蘑不仅形态独特,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保健功能非常突出。每100克栗蘑干品中含有蛋白质31.5克,可与鸡肉豆类相当,并且含有人体必需的9种氨基酸,其中精氨酸、赖氨酸的含量比有“益智菇”之称的金针菇还高,可促进儿童身体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维生素B1和维生素E的含量约是其它蘑菇的10倍至20倍,维生素C含量是其同类的3~5倍。栗蘑还富含膳食纤维,其含量是一般脱水蔬菜的3~5 倍。此外,栗蘑还是自然界中β-葡聚糖含量较高的物种之一。其干物质中通常含有20%~35%的β-葡聚糖,其中的β-(1,6)-葡聚糖支链的高分子量复合多糖,是其强大免疫调节活性的关键营养。
栗蘑口感鲜嫩脆爽,肉质细腻,味如鸡丝,具有一种独特的浓郁鲜香味道,这种香味既带有栗树的清香,又有自身菌类的鲜美。这里的栗蘑由优质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等搭配的培育基质生长培育,并依托延寿镇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以天然山泉水灌溉,才能长出肉质肥厚、菌香浓郁的独特风味。栗蘑的家常做法多样,如软炸栗蘑、肉炒栗蘑、土鸡(排骨)炖栗蘑、凉拌栗蘑,还可以涮火锅、做馅等等。
地处延寿镇南庄村的北京金色田园林业专业合作社,多年来深耕栗蘑种植领域,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合作社与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合作,引进筛选新品种2个,并改良种植技术,提升栗蘑产量与品质;目前采用林下中型拱棚的种植方式,使温湿度更容易控制,为栗蘑生长提供了更适配的环境,且农事操作更加便捷,预计每亩栗蘑产量可达3000~3500公斤。目前正是头茬栗蘑的出菇盛期,最大的一朵栗蘑可达20多斤,最小的也有3、4斤重。合作社始终秉持“产业富民”理念,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村民提供技术培训、菌种供应与保底收购服务,吸纳百余名村民就业。许多村民从传统种植户转变为专业的栗蘑种植能手,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同时,合作社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出栗蘑采摘、菌菇美食体验等特色活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栗蘑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作者:贺国强 胡晓艳 张丽红
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