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池里的技术秘方:0.2毫米小身躯托起北京金鱼产业

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科技处 北京市农业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作者:罗琳 涂皎 曹爱英 2025-07-16 16:52

对哺乳动物而言,初乳是生命初期的黄金营养液。鱼苗同样需要自己的“初乳”,而自然赋予它们的便是那些肉眼难辨的微小生物——轮虫。宫廷金鱼鱼苗能不能吃上可口的“初乳”,直接影响着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也成为影响北京宫廷金鱼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更好地给鱼宝宝提供轮虫,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支持在京渔业优势科研和推广机构等联合开展生物活饵精准扩培技术攻关,以藻养虫、以虫喂鱼,源源不断地为鱼宝宝提供高营养的“初乳”。

宫廷金鱼鱼苗“初乳”——轮虫

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的显微镜下,一个个形似太空舱的透明生物正欢快游动。这些被称为“轮虫”的微生物仅针尖大小,却是北京宫廷金鱼传承600年的“营养密码”。

图1:壶状臂尾轮虫显微照片(放大600倍)

在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宫廷金鱼养殖示范基地静谧的育苗车间里,成千上万尾刚破卵而出的鱼苗,宛如微缩的银星,在清澈的水中浮沉。它们纤弱透明,嘴巴口径仅有0.1~0.2毫米,且因体型和尾型原因,基本没有游动能力,消化系统更是稚嫩。此刻,这些脆弱的小生命面临生存第一道难关——如何吃到第一口饭?

常见的人工鱼苗饲料颗粒一般都在0.5毫米以上,而大口裂品种幼鱼开口期常用的丰年虫也在0.3~0.5毫米左右。轮虫成体大小多在0.1~0.3毫米之间,恰似为金鱼小嘴量身定做的“一口酥”。鱼苗初期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视觉和免疫系统的快速构建,极度依赖特定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轮虫虽小,其营养构成却堪称“浓缩精华包”:易消化的蛋白质是鱼苗肌肉和组织生长的基石,富含DHA/EPA的油脂和多种维生素,是鱼苗构建大脑、眼睛等器官的关键材料。另外,轮虫本身就具有净水能力,这些优点是人工微粒饲料和丰年虫难以比拟的。

图2 金鱼摄食不同饵料状态

当老手艺遇上新问题

老北京鱼把式李师傅回忆:“早期宫廷金鱼育苗主要依赖捕捞鱼虫,从里面筛出最小的个体来给金鱼开口,但数量、质量都无法保证,更有携带病原菌的风险。现在北京水环境治理好了,鱼虫越来越少,来源不稳定且价格贵,如果没有鱼虫,只能用蛋黄喂鱼苗,一池水半天就臭,十尾鱼活不过三尾。这两年也试着孵化丰年虫投喂,但丰年虫是海水虫,在淡水里最多活4、5个小时,吃不了的丰年虫很快死亡,也会坏水,必须及时清理,工作量很大。”

从自然馈赠到人工驯化:“活饵工厂”诞生记

为解决宫廷金鱼鱼苗“初乳”的问题,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支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与北京九鱼种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生物活饵精准扩培技术攻关,从小切口入手,解决产业大问题。

由于轮虫的主粮是微藻(如小球藻、微拟球藻、球等鞭金藻),要养轮虫,首先要解决轮虫的食物—微藻的养殖问题。技术攻关团队首先开发和搭建了专门的微藻培养车间,通过光生物反应器等技术,实现微藻的纯种、无菌、高密度、连续化生产,为轮虫提供充足优质的“基础口粮”;而轮虫培育池则配备增氧、光照调控系统,通过科学投喂和水质管理,实现轮虫的稳定、高效、高密度生产和连续采收;然后根据宫廷金鱼苗的种类、日龄、密度和摄食情况,调整投入轮虫数量,并密切监测鱼苗摄食情况和水中剩余轮虫量,及时调整投喂策略。

图3 小球藻高密度扩培装置

对比蛋黄、丰年虫与人工扩培轮虫投喂效果可以看出,同一胎金鱼苗开口时,摄食人工扩培轮虫组的存活率最高,7天的时间内体重增长是摄食蛋黄组的2.6倍,是摄食丰年虫组的1.5倍。目前项目组人工扩培轮虫的产量已能满足每天10-20万尾金鱼苗的开口需求,从5月初至7月中旬,已为300万尾鱼苗提供了开口活饵。

图4 金鱼平游苗投喂蛋黄、丰年虫、人工扩培淡水轮虫效果评价

未来随着生物活饵人工扩培的产业化,预计每天可为200万尾鱼苗开口提供活饵,在90天的繁殖季里可完全覆盖全北京市金鱼1.5亿尾鱼苗开口期的需求,解决全国三分之一的宫廷金鱼鱼苗的第一口饭的问题。

从紫禁城琉璃瓦下的宫廷雅玩,到人工扩培轮虫的“微观牧场”,轮虫正以它0.2毫米的身躯,串联起北京金鱼的过去与未来,这不仅见证了生物活饵精准扩培技术对水产养殖领域的作用,更是科技赋能产业、科技引领农业的生动体现。

作者:罗琳 涂皎 曹爱英
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科技处
北京市农业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编辑: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