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推动北京市蔬菜产业向高效、绿色、智能方向发展,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管理处积极搭建平台,促进生产主体和头部智能装备企业精准对接,引进先进智能装备在典型园区先行先试,全面提升全市蔬菜产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近期,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管理处引进上海联适智能打药机和智能除草机器人两款前沿农业装备,在平谷区“北京绿农兴云智慧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蟠小云农场)”进行试用示范和展示,吸引了周边众多种植大户到场观摩,共同见证智能科技为蔬菜产业带来的巨大变革。
智能打药机
现场展示的智能打药机凭借其创新技术成为焦点。这款配备增程器动力系统的履带式植保机器人,宛如农田里的智能守护者,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卓越的性能,展现出非凡的作业能力。它采用“超高压+风送”的创新雾化方式,喷雾有效距离可达3-10米,雾滴雾化粒径可细化至100微米,能够均匀地将药剂喷洒在农作物上,极大地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减少了农药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智能除草机器人
该设备集成了北斗高精度卫星导航、无人驾驶系统、安全系统、绕障规划系统以及整机故障监测系统等多项先进技术于一身。在实际作业中,无论是在平坦开阔的农田,还是地形复杂的山地果园,它都能如鱼得水,灵活应对。通过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打药机可按照预设的路径精准行驶,实现无人智能作业,不仅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还避免了人工施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喷、重喷等问题,保障了作业的高效性和精准性。同时,其配备的安全系统和绕障规划系统,能实时感知周围环境,自动避开障碍物,确保作业过程安全可靠,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同台亮相的智能除草机器人是一款纯电动无人驾驶设备,这款专为现代农业设计的智能除草机,集高效动力、环保理念与尖端导航技术于一体,适用于果园、坡地等复杂地形,可实现全自主、高精度、低成本的除草作业。
依托北斗卫星定位与无人控制技术,机器人能对地块进行精准路径规划。作业时,它可按照预设路线稳定行驶,并根据参数设置灵活切换路径模式、调节速度及控制农具开关,确保除草精准高效。面对重复作业场景,其智能算法能自动优化路线,避免无效劳动,显著提升效率。这不仅大幅降低了人工除草强度,更让果园管理变得轻松便捷。
“看着这些智能农机在地里作业,最让人感触的是科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它不是专家提的概念,而是真正让农活变得更轻松、效果更出色的技术支撑。除草机器人不仅除去了杂草,更消除了传统农业‘靠力气硬扛’的无奈;智能打药机喷的不仅是药剂,更带来了‘精准高效’的新理念。现在,农业生产更生态环保,农事操作更简单便捷。比以前,农民们少了汗流浃背的辛苦,多了对生产过程“可控”的笃定;少了‘凭经验赌收成’的忐忑,多了‘用科技掌稳舵’的从容。这两台智能装备就像给传统农业装上了‘智慧引擎’,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科技的前沿力量——它正推着农业往前跑,跑出低效的旧模式,跑向更聪明、更有力的新未来。”北京绿农兴云智慧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蟠小云农场)负责人岳巧云这样说道。
为全面提升北京市蔬菜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下一步将聚焦蔬菜生产关键环节,积极引进全国先进适用智能农机装备,在规模化、基础条件好的蔬菜基地开展示范试用,并同步开展投入产出比效益分析;持续优化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扩大先进适用智能农机装备补贴范围;加强技术培训和专业团队建设,破解应用难题。通过多措并举,全面提升蔬菜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为首都蔬菜产业实现节本增效、提质增效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