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科普|深受阴雨低温困扰?蓝莓就该这样照看

来源: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作者:张宁 马超 2025-10-20 17:40

目前,北京市设施基质盆栽的蓝莓品种主要为南高丛常绿品种,生产正处于花芽分化关键后期。近期出现的持续阴雨及低温天气导致植株光照严重不足,会严重影响花芽的健壮发育与最终质量;同时,持续高湿环境也对蓝莓的根系活力与养分吸收也会构成不利影响。为有效应对不良天气,保障设施基质盆栽蓝莓稳定产量,特提出以下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加强设施环境调控

(一)光照管理

1.及时清洁棚膜:在降雨间歇,及时清除棚膜内外的灰尘、泥点及杂物,最大限度提高棚膜透光率。

2.人工补光措施:在连续阴雨寡照天气下,应于早晚或全天光照严重不足时,开启LED植物补光灯进行补光。建议每日补光时长2~4小时,光强维持在蓝莓光补偿点以上。

3.增强室内反光:于设施内墙及后坡张挂反光膜,改善树冠中下部及内膛的光照条件。

(二)温度管理

夜间应以保温为核心,及早关小风口,确保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10℃,盆栽基质温度不低于12℃为宜。在无雨或雨势较小时段,于中午前后进行短时顶部通风,排出湿气并交换气体,但需严格控制通风时长,避免棚温骤降。保持白天温度在18~25℃之间为宜。

(三)湿度管理

1.降低空气湿度: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于中午进行多次、短时放风,强制排湿。有条件的可开启环流风机,促进空气流动,减少叶面结露。

2.地面与行间降湿:保持行间地面清洁干燥,可增加铺设地布或无纺布吸湿。

优化栽培与水肥管理

(一)植株管理

目前,蓝莓已经进入花芽分化后期,应及时剔除基部萌发的细弱枝条,及时剪除因持续阴雨引发的病弱枝、过密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并带出棚外集中处理,减少病原基数。

(二)水肥管理

设施基质盆栽蓝莓一般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遵循“少量多次、宁干勿湿”的原则,严格根据基质湿度进行灌溉。持续阴雨期间可停止水肥施用,待天气转晴后,水肥滴灌频率每日4~6次,每次3~4分钟。肥料宜选用肥料宜选用均衡型或高磷钾型配方水溶肥,以促进花芽发育。

强化病虫害绿色防控

持续低温高湿环境极易诱发灰霉病、根腐病等病害。

1.农业与物理防控:加强通风透光,及时清理病残体。悬挂蓝色粘板(防治蓟马)和黄色粘板(防治蚜虫、粉虱),定期更换。

2.生物与化学防治:

病害防治:重点预防灰霉病,可选用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400克/升嘧霉胺悬浮剂等药剂进行喷雾。施药应选择雨歇时段或晴好天气,并注意轮换用药。

虫害防治:关注蓟马、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的发生情况。可选用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防治蓟马,选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防治蚜虫和粉虱。

3.增强树势:天气转晴后,可喷施氨基寡糖素、几丁聚糖等免疫诱抗剂,提升植株自身抗病能力。

各生产主体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结合自身设施条件和蓝莓生长状况,灵活调整管理措施,积极应对不利天气,确保设施基质盆栽蓝莓生产的稳定与高效。

编辑:胡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