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京津冀生猪基因组联合育种工作会暨生猪育种创新联盟第三次会议在京召开

来源: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作者:北京市畜牧总站 2025-11-03 17:05

为深入实施国家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协同推进京津冀生猪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10月28日,北京市畜牧总站组织召开京津冀生猪基因组联合育种工作会暨生猪育种创新联盟第三次会议。全国畜牧总站、京津冀三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技术推广机构、科研院所、联盟成员单位及相关企业代表共5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系统总结了京津冀联合育种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一是联盟规模持续扩大。成员企业由最初11家增至14家,逐步覆盖区域核心种猪资源;二是育种基础更加扎实。核心育种群规模达到2.4万头,为推进基因组育种奠定坚实种源基础;三是技术应用逐步深化。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大规模应用,中育种猪年芯片检测量达万头规模,育种效率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等重要性状逐步展开;四是种猪性能稳步提升。多数成员企业在生长速度、繁殖性能等关键性状上表现优异,部分指标已超过全国前30%核心育种场平均水平。天津宁河、北京嘉华、北京六马大好河山等企业表现突出。

会议就联盟未来发展达成重要共识:一是创新合作机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建立激励相容的遗传交流与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形成合作共赢格局;二是强化标准与安全。统一性能测定标准,提升数据的质量与可比性,严守生物安全底线,重点防控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三是拓展育种目标。推动智能化测定技术应用,逐步将饲料效率、肉质、TSY(出栏仔猪数)等性状纳入育种体系,实现育种目标全面化与产业化;四是加强引导管理。完善联盟章程,设定年度目标,强化对企业育种工作的规范指导与督促落实。

会议明确联盟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一是筑牢生物安全屏障。将疫病净化作为优先任务,发挥联盟专家作用,协助企业提升防控能力;二是深化数据共享利用。依托统一数据平台,扩大表型与基因型数据共享,提升基因组参考群质量。三是推动联合科研攻关。组织成员联合申报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聚力突破育种关键技术瓶颈;四是促进内部交流互鉴。建立常态化培训与交流机制,推广“大好河山”等先进育种模式,实现共同提升。

此外,会议还听取了京津冀三地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畜牧技术推广、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展现了区域协同、资源共享的良好基础。

本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京津冀生猪联合育种工作进入深化协作、提质增效的新阶段,为全面提升区域生猪种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者:北京市畜牧总站

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编辑: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