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来临,雨水增多、湿度上升,给病菌滋生和传播创造了绝佳条件。动物在此时很容易受到疫病的侵袭。
做好汛期动物防疫工作至关重要,不仅能保障畜禽健康,更关乎公共卫生安全。今天就为大家详解三大核心技术,手把手教你筑牢汛期“防疫墙”!
疫苗接种:给动物穿上“隐形防护衣”
疫苗是动物抵御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关键要做到“应接尽接、应免尽免”。
常规免疫不松懈:新引进的小鸡、小鸭、小猪、小牛等,或之前疫苗接种不全、免疫效果不佳的畜禽,要及时补种疫苗,确保每只动物都“免疫力在线”。
灾害后紧急加强:若遭遇洪水等灾害,需根据当地疫情风险评估,对畜禽进行紧急加强免疫,尤其要重点关注炭疽等高风险疫病。
炭疽防控重点:曾发生过炭疽的区域,牛羊等易感动物必须按时接种炭疽疫苗,确保免疫保护期“不中断”,从源头切断传播链!
科学消毒:将病菌“拒之门外”
消毒是扑灭病菌的“关键一招”,日常和灾后消毒各有侧重,千万别马虎!
日常消毒“无死角”:定期对圈舍地面、墙壁、食槽、饮水器,以及饲料储存用具、运输车辆、屠宰场所等重点区域喷洒消毒剂,每周至少1次,减少病菌积累。
洪水后“深度消杀”:及时排出圈舍积水,彻底清理淤泥、粪便等污物,不给病菌留“温床”;用高效消毒剂(如过硫酸氢钾复合物)对所有设施设备“从头到脚”喷洒,养殖工具和运输车辆需单独消毒。
灭蚊蝇“断传播”:填平积水坑洼,投放灭蚊虫药剂,消灭蚊蝇孳生地,切断传播媒介!
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这样“安全收尾”
病死动物是病菌的“重要传染源”,处理不当可能引发大面积疫情,必须严格遵循《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操作!
“四步”安全处理法:
及时报告:发现病死动物,立即联系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切勿自行处理;
专用转运:用密封容器将病死动物送至无害化暂存点,由专业团队统一焚烧或深埋;
个人防护:处理时全程穿防护服、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
二次消毒:处理场地和工具用2%氢氧化钠溶液彻底消毒,防止病菌残留。
汛期防疫无小事,牢记“疫苗+消毒+无害化处理”三大要点,就能让畜禽平安度汛!遇到防疫难题,可随时咨询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会提供一对一指导。守护动物健康,就是守护我们的幸福生活!
作者:北京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