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科普时报社-中国科普网

刘芳:适应新媒体平台快速迭代的需求

来源:中国科普网 作者:刘芳 2019-10-30 20:30

“《环球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帮助,我们有400位华人科学家、100位院士审稿。”《环球科学》常务副总编辑、总经理刘芳介绍经验时说,《环球科学》始终坚持报道科学前沿的定位,建立了一个全球化科学报道体系。

她说,媒体的快速变化,带来了非常大的机遇,近5年《环球科学》全媒体多平台融合发展,目前建有两个网站。其中一个是环球科学官网,另一个领研网是专门针对科研人员的网站。三个主要公众号面对三个社会圈层:普通公众、科研人员和青少年。《环球科学》微信用户200万,已进入全国微信公众号500强。

据刘芳介绍,《环球科学》报道模式,有三个维度,要求编辑团队锁定全球重大科学事件,30分钟之内社交媒体要快速响应,24小时要有中度报道出来,在社交媒体发出文章的同时,报道会梳理历史上一些相关的文章快速形成专题。纸刊会根据事件做持续追踪和深度文章报道。

 她举例说,今年诺奖的报道,《环球科学》发出了全网最快的文章,解读了整个科研故事,整合团队组建了单独诺奖报道小组,快速响应,团队作战,当时就做出了10万+爆款文章,“24小时左右,我们的领研网制作了诺奖专题,梳理历史上曾经发表过的关于诺奖研究的相关报道,快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做到了从流量到粘度的转换。”

同时,《环球科学》针对重大新闻派报道团队到美国进行一线采访,同时制作视频和进行网络连线。这种组合式报道,给读者提供了更加立体化的内容。

“在传播手段上,整个团队要适应新媒体平台快速迭代的需求进行创新,包括一些漫画形式,直播平台的现场直播等。”刘芳说,《环球科学》还开设了音频板块,收集全球科技要闻,在新媒体平台推出,每天清晨向公众解读全球重要科学论文背后的进展突破和一些新闻事件。

科学传播已经进入非常好的时代,新媒体技术带来传播的便利性,刘芳认为科学传播面临五个机遇:科学家参与的意愿,公众的参与意愿,中国科学的快速发展,媒体生态升级,还有企业科研机构与科技企业更重视基础研究和科学传播。“牢牢抓住这些时代给予的特殊机遇,努力突破发行渠道、人才培养、商业模式等诸多领域的制约瓶颈,科普期刊完全可以实现大发展。”


2019年10月22日下午,由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科普时报社、中国科普网主办,国科创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科普期刊融合发展交流沙龙”第三期“新媒体时代传统科学期刊的科普经验分享”活动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召开。媒体融合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对于科学普及和宣传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给传统专业性较强的科普刊物带来了许多困扰。科普媒体负责人和科普专家一起分享了新媒体时代传统科普期刊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和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