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会思考的船

来源:中国科普网 作者:白云飞 2024-11-21 09:53

1912年的4月14日,还有人记得这个日子吗?没错,就在这一天,号称“永不沉没”的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附近撞冰山沉没,全船2224人仅707人存活,泰坦尼克号全船共16个水密隔舱,任意4个进水,都不影响它继续浮在水面上。然而,为了打破当时的航行纪录,船长即使接到了6个附近船只发出的冰山南移警告,却毅然决定全速航行,结果冰山在船身划开了一道100多米长的口子,5个水密隔舱破损,短短的20分钟,进水量便多达7000吨,最终导致船舶沉没。

更令人痛心而且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一百年后的2012年,惨剧竟然再次发生,载有乘客和船员共4229人的意大利邮轮“歌诗达·康科迪亚号”在意大利吉利奥岛触礁搁浅,耗资6.12亿美元建造的豪华邮轮也毁于一旦,更是造成了33人的死亡,而事故原因却仅仅是船长判断失误,船舶偏离航线触及暗礁造成……那么如此惨痛的伤亡是否能够避免?我们能不能给船舶装上大脑,让他们辅助船长更加精准地判断?

智能船舶给出了肯定答案。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艘38800吨的智能型散货船,它是全球首艘获得中国船级社智能船符号和英国劳氏船级社智能船符号的船舶,实现了我国船舶工业全新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理念。它的名字叫“大智”,那么,它又智慧在哪儿呢?概括起来有三点,第一,会自主学习;第二,能够选择最优航线;第三,可以提前发现事故隐患。大智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会自主学习的船舶智能运行与维护系统,通过对全船进行光纤网络搭建,实现了全船各设备的信息融合及共享。大智很智能,但在出港航行的最初几个月,可能会表现得很平庸,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谁也不是天生啥都会啊,大智也需要学习呀,它得搜集海量的大数据,还得通过算法和软件分析,将结果输入到专用的功能模块之后,才能真正具备智慧。当大智学完成之后,它的作用可就大啦,比如它会根据海上的风浪和洋流情况,选择最节约能耗的航线进行航行,还能通过特有的“健康诊断”系统,实现船舶的自身体检,如果发现隐患,便能提前排除达到近零故障运行。

作为航运大国,我国正在积极推动智能船舶技术的发展。随着新技术、新创意、新研发的不断加入,科技创新定会推动“中国船”智能化水平全球领先。未来的航海也将成为高度信息化的智能航海,智能船舶一定会在世界上的任何海域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作者系盘锦海事局四级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