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网
>
全国科普讲解大赛
>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普讲解
飞行不难,仿生飞行不易
想象一下,在你头顶、身旁飞过的,可能不是小鸟、昆虫,而是飞行机器人,它像鸽子一样在低空中滑翔、像蜻蜓那样急转直上、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是不是超级炫酷!在电影《沙丘2》中,我们看到的未来式仿生扑翼机,其原型正是高效又灵活的蜻蜓,严格来说这是一种仿生蜻蜓的扑翼机。
“氢”风徐来!“西氢”为什么“东送”?
7月3日,河北省康保至曹妃甸氢气管道工程启动勘察设计。这条管道预计全长972.7千米,管径813毫米,最大年输量约为130万吨绿氢。
“垃圾山”上建城市“绿肺”
浙江省杭州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在使用近30年后,日前封场进入生态复绿阶段。占地1.7万平方米的光储一体化项目已开始运营,预计20年总发电量3303万千瓦时,相当于年均减排二氧化碳1141吨。
“膜”法净化水质可精确去污
北京电视台播出2024北京优秀节水典型案例展播专题,其中《小水滴大功臣:“膜”法来袭》详细介绍了以膜技术为核心的污水资源化技术,不仅能灭菌,还能除盐,真正实现了水资源绿色可再生利用。
灯塔工厂的“独门秘籍”
北京目前有两家灯塔工厂,分别是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和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工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有哪些“独门秘籍”。
星图:“天人合一”最形象的体现
双子座流星雨的活跃期在每年12月4日至12月17日,以双子座头部区域附近为辐射点。作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双子座流星雨流星数量多且稳定,最高时流量可达每小时150颗左右,且流量极大时持续较长。
神奇的天象都有案可查
天文仪器是人类视觉的延伸,也是研究日月星辰运行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发明了圭表、浑仪、简仪等测量仪器,还制作了浑象、假天等演示仪器,以及漏刻、更香等守时仪器。日月年长度的度量,天体的方位、出没时间的测定都依赖于精密的天文仪器。新的天文仪器会带来更准确的观测结果。在古代,专职的天文官保持常规的巡天观测,报告和解释任何可能发生的异常天象。
显微镜:科学发现之眼
神奇的光学显微镜是如何观察到细微植物表面细胞的?它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和直线传播,通过玻璃镜片将光线汇聚成束,打在样品上形成反射光。这时,反射光束穿过小孔就能产生放大倒立的像,人们就能在显微镜的镜头里看到微观世界了。
ChatGPT如何练就对答如流的本领
让我们积极而理性地看待这项科技进步,以人为本,造福社会。
让视障患者实现无障碍阅读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共同期待,科技不光点亮我们的生活,也会点亮这些视障患者的生活。
又快又大 钻石也可以人工培育
天然钻石形成条件十分苛刻,需要很高的温度和压力,这个条件一般只有在地下150—200公里的深度才能达到
各类工程管线住进“集体宿舍”
管廊就是一个大型的“地下收纳盒”。电力高压电缆、通信电缆、城市自来水管道、再生水管道等各类工程管线被分别放置其中,并进行集中管理,每一种管线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应对气候变化 控温成首要选择
四川成都举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此次运动会新建的13处场馆全部采用绿色建材,减少建筑垃圾和污染物。多个场馆通过加装布袋风管、使用VRV(集中供冷、分户控制)多联变频空调来保证场馆高效、稳定用能,力争实现低碳效益最大化。
改善环境 在海洋种下珊瑚
珊瑚礁是水下的热带雨林,是海洋中最具活力的生态系统。珊瑚礁对人类最大的作用,就是平衡海洋生态。
覆水亦能收:从污水到再生水
家里使用后的冲厕水、洗澡水、洗菜水最终都去哪里了?还是让我们一起跟随污水的“足迹”,去看看它是怎样“脱胎换骨,涅槃重生”的。
让被放错地方的“资源”重回市场
对于很多垃圾处理方式,采用卫生填埋虽然可以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空气的污染,但并不能为垃圾分类治理带来质的变化
加氢站如何实现氢气密封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要达到每年2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200万吨。这些目标将不断激励加氢站与加氢技术进一步发展。
人体衰老从细胞开始
在国家自然博物馆“走进人体”展厅,在场的每一位大朋友可能既期待小朋友快点成长,又希望自己能更慢变老。那么,人为什么会变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衰老的秘密。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