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科普作品阅读需下“活化”功夫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周群
  • 2020-01-10 20:30

    兼谈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寂静的春天》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设计理念

《寂静的春天》的作者蕾切尔·卡逊。

    24  了解全球环境面临的问题,与自然和谐相处。

    (119)热爱自然,知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120)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地球上,不仅全球的生态环境相互依存,经济社会等其他因素也是相互依存的。

    25  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

    (127)懂得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昆虫记》与《寂静的春天》都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推荐阅读的整本书。前者为必读书,后者为自由阅读的推荐书。以我对学情的了解来看,这两部作品之间的阅读理解的难度差距过大,教师必须搭桥,才有可能保证《寂静的春天》学生能读懂、有收获。

    一方面,学生升入初中以来围绕科普科幻主题所开展的阅读是长周期的,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另一方面,《沙乡年鉴》整本书阅读充分发挥了桥梁作用,《寂静的春天》整本书教学的设计只需要做到顺势而为,学生对环保主题的认识水平与能力就能够得到持续发展。关于《沙乡年鉴》的教学案例,以及设计此类科普作品读书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我已经在《科普时报》“面向未来做教育”专栏文章(刊于2019年11月8日和15日的《科普时报》)中做了详细介绍。《寂静的春天》整本书阅读又该如何开展呢?

    围绕任何一部作品开发阅读课程或设计教学方案,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这部作品的教育价值。如何让一部科普科幻作品(单篇或整本书)的教育价值最大化、教育功能凸显?这既取决于课程设计者对科普科幻及作品的认识,也取决于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我看来,越是经典之作,越需要“活化”,建立经典与现实的连接。只有在“活化”中,经典才能最大限度地彰显其价值与魅力。

    一方面,我反复研读原著,了解《寂静的春天》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与贡献;另一方面,我努力探寻阅读该作品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的真正意义,建立原著与现实的连接点。“在这本书中,卡逊以生动而严肃的笔触,描写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这段介绍引自百度百科)。我注意到,《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26条基准中的第24条、25条以及其基准点都与《寂静的春天》环保主题直接相关(见本文标题下内容)。

    借助上述基准点,可以基本确定《寂静的春天》的教育价值。如何将这些好的理念落实在《寂静的春天》中加以内化,帮助学生建立理念与现实的关联,而不仅教学生阅读策略与阅读方法,这是我在教学设计时进一步深度思考的问题。

    进一步了解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寂静的春天》前十六章的主要内容,是从各个角度谈DDT的使用对环境和人类自身造成的严重危害;第十七章则指明了控虫的另一条道路——非化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前景。阅读作品时我意识到,这第十七章为后续的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恰好能起到建立理念与现实关联的作用。我由此提出学生需要拓展研究的问题——《寂静的春天》成书于1962年9月,距今已过去将近60年。在这几十年中,科学家对有害昆虫的防治有了哪些新研究,产生了哪些新方法?针对这个话题,学生们可以展开信息检索与搜集,了解最新的发展。学生们会从具体案例中发现,不少防治有害昆虫的研究都受到《寂静的春天》影响,这就能自然而然地将作品影响力的“时间线”从1962年延续至今,经典的“活化”奥秘就在这种探究之中。

    另外,阅读文献资料就可以知道,《寂静的春天》实际上是一部颇有争议的作品,争议的背后则是“生态中心说”和“人类中心说”两大主张的对立,这又牵扯到生态伦理的问题。我们的教学并不是要给学生强行灌输什么,告诉他们哪一个是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是要教学生关注现实,独立思考。不同主张的对立,则形成问题的张力,也提供了思辨、研讨的空间。

    基于以上考量,我设计了《寂静的春天》读书单以及其他活动,下一期专栏中将继续分享。

    (作者系北京景山学校正高级语文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青少年科普与科幻教育推广人)


编辑:毛梦囡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