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成为一种精神气质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王大鹏 张智慧
  • 2021-06-21 15:51

《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马特·里德利著,王大鹏 张智慧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阿西莫夫有言,“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回顾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创新的身影无处不在。如果没有创新,我们的智人祖先可能会一直处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那么现代人类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各位读者以及本书原作者和作为译者的我们,都不能有机会去感受和反思创新是如何发生的。

甚至我们可以认为,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作为有机发展锁链中一环的人类,其出现本身就是一种“颠覆性创新”。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创新,人类这个物种才通过原子、能量和数字信息的重组陆续地把原本不可能的存在之物变成了可能,也就是力争把无序变成有序,这实际上是一种熵减的过程。

如今,我们进入到了一个追求并加速创新的时代。世界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在努力加大科研投入,其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和激发原始创新,从而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拔得头筹。我国更是把创新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全会提出的目标是,“十四五”期间中国的创新能力还要显著提升,到2035年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关键核心技术要实现重大突破。

《创新的起源》一书论述了创新发生的机制是什么,创新之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创新、激发创新等等。这些问题贴合当前热点,都是我们孜孜以求、重点关注的话题和领域,当然也是本书原作者马特·里德利先生想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的探究向我们传达的。

本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创新史,因为它澄清了很多当下流行但未必正确的观点。虽然创新是几乎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一个词语,或者说它已经成为了一种行动。但是对于到底什么是创新,创新的本质是什么,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里德利先生看来,创新与发明是有差异的,这也是他在书中反复提及的一种理念,也正因为二者的差异,有些人是发明者,但是却难以被冠上创新者这个称谓。再比如,传统上我们往往认为很多创新起源于基础科学的成果,是基础科学成果的转化带来了创新的爆发,但是实际上,有些创新走在了基础科学研究之前,甚至是遥遥领先,这也是里德利先生在本书多处都提到的一种观点。我们可以认为,在这一点上,里德利先生的观点与《世界科学技术通史》(第三版)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它们都表明,技术的出现和形成远远早于科学,甚至科学在当时可有可无,技术则必须有。当然,我们在这里不是说基础科学研究不重要,而是强调要回到特定的历史情境来看待科学、技术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那些在历史上的创新者,无论经历多少挫折,都未阻止他们创新的脚步,也没有抑制住他们一如既往地创新的热情,可以认为,创新是那些人所展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一系列举措,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破解病毒“密码”,研发针对性的疫苗等等都是这种精神气质的外显。而今我们正努力让这种精神气质更多地展现在芸芸众生身上。

同时,在本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时候也需要某种机缘,创新太早会失败,太晚同样会丧失“首发权”,这也许印证了古典时代凯洛斯(Karios,大体上可以理解为“时机”)一词的精确内涵。当然,创新并不是个体的某种行为,它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代代人接续努力的结果。所以它是渐进的、增量式的,只不过我们通常记住的是那些被荣誉加身的幸运创新者,而在他们前面那些同样可以被称为创新者的铺路架桥之人却淡出了人类的视野,真乃“一将功成万骨枯”。

此外,创新有时候是难以被计划的,创新也并不意味着敢“创”就必然“新”。创新并不总是都能以成功告终,创新来不得半点虚假。与此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创新已经成为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唯有如此,创新之路才会更宽广。

我们正处于一个呼唤创新、成就创新的时代,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代名词,是这个时代的标语,是这个时代的属性。希望这本书的中文译稿可以为我们深入研究创新、理解创新、践行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也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够具有创新这种精神气质。

(王大鹏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张智慧系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编辑:李萍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