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里的“爱迪生”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郑军
  • 2022-01-11 13:49

《金星英雄》海报

传统的科普作品首先要重视技术指标。在那些作品里,科学属于爱迪生这样的大发明家。比如,以前人类没有电,爱迪生说要有电,于是就有了电。

 历史当然没这么简单,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固然重要,把它们传播到千村万镇,让全人类享受科学福祉,是更为宏伟的进程。可惜,这个过程在科普作品里长期缺位,不得不到其他作品中寻找。苏联电影《金星英雄》就是一个优秀范例。

 故事发生于卫国战争之后,大量士兵退伍回乡。他们见过外面的世界,又读了书,都想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这个说要建文化馆,那个说要建电影院,主人公谢拉杰认为,家乡连电都没有,当务之急是建一座水电站!

 故事的背景是哥萨克聚集区。他们是俄国历史上的半职业军人,平时务农,战时出征。这个背景设定很重要,科学从殿堂传入民间,在这种保守地区更容易受抵制。站在谢拉杰对立面的就是当地传统农民,他们认为老老实实种庄稼更重要,对年轻人描述的科技未来不屑一顾。

《金星英雄》没有传统影片中的反派,只是有人进步,有人保守。影片中保守派代表也是一名老布尔什维克,国内战争时期的老红军。两边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是年轻人见过科技的魅力,而老年人足不出村,缺乏远见。科学传播中遇到的根本问题恰恰在于它冲击了传统生活方式,而非知识本身对与错。

既然以技术为核心情节,影片就要如实反映当时的技术水平。《金星英雄》很好地记录下人类机械化和电气化的艰难历程,是一部能用来学习科技史的电影。在影片中,建设水电站的不是专业工人,而是农民。他们只能投入农闲时间,农忙时必须回去种地,谢拉杰经常犯愁的就是如何平衡人力。

电影里面,成百上千的农民赶着马车建设电站。机械化铲车挖开土石方,却只能靠马车运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大量水利建设也是这样由农民完成。笔者有位亲戚回忆说,当时除了管饭,就是奖一面纸质小红旗。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一定要知道,科技时代恰恰是靠人背肩挑完成原始积累。

故事里面有一个重要矛盾,就是木材不够用。谢拉杰除了会开坦克,主要劳动技能是木工手艺。影片浓墨重彩表现的一个劳动片段,是青年农民进山伐木,齐心协力向河道里放排。、 这些场面可能会让今天的观众不适应,但是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工业革命早期,人类高度依赖生物材质。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木匠手艺仍然是很多中国人致富的手段。中国首个获得小行星命名权的企业家叫张果喜,就是靠木匠手艺起家。

盖水电站当然要有工程师,影片中的工程师是谢拉杰的同学,从城市来支援农村。最初,他并不认同在农村建水电站,认为乡村就该有乡村的样子。谢拉杰批评他说,这是典型的城市观点,总觉得先进科技属于城市,乡村只配当城里人的花园。

这不是电影主要冲突,一笔带过,但这场短暂争论的内容其实意义深远。直到今天,很多城里的文化人仍然用这种眼光看待农村社区。

既然是讲年轻人的故事,《金星英雄》里面也有爱情戏。在主流爱情影视中,不是有人移情别恋,就是有人身患绝症,以此制造戏剧冲突。《金星英雄》的爱情戏也有波折,但是紧扣科技进步主题。女主人公伊莉莎是个乡村女孩,战前就与谢拉杰相识。战后谢拉杰高升,村里有些闲言碎语,认为伊莉莎是在高攀。这些话伤到女孩的自尊,主动疏远男朋友。

不过,解决矛盾的主动方是伊莉莎本人,方式也非常科学。她报名参加夜校,学习电工知识,当上配电员,在影片结尾处合上电闸,给全村带来光明。伊莉莎自己填平了社会差距,也和男友重归于好。她不是选择嫁一个好男人,而是融入科学进步,提升自己的地位,然后再追求爱情。即使过去七十年,伊莉莎的选择仍然很有借鉴价值。

《金星英雄》上映于1950年,改编自1948年的同名小说。角色在剧中都不是工具人,他们动机合理,表现鲜活,并且主要矛盾紧扣科技进步这个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金星英雄》是人类科技传播史的一份重要记录。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科幻作家,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

编辑:于翔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