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峰火中的吕德润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金涛
  • 2022-03-13 07:36

   

2005年8月30日,国务院参事室在北京召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座谈会。图为88岁高龄的吕德润在会上介绍他的抗战采访经历。 (新华社) 

    触动我写这篇回忆文章,缘于不久前在旧书摊上淘得吕德润的一本重要著作《远征缅北》。这是他在1944年至1945年任重庆《大公报》特派记者赴缅甸、印度采访所写的战地通讯,2000年在香港出版。作为随军记者,吕德润的这部著作无论是对于二战史的研究,还是中国新闻史都是极其宝贵的史料。

    吕德润1918年11月21日生于河北晋县,1943年毕业于重庆复旦大学统计系。曾任重庆、天津、上海及香港各地《大公报》特派记者、编辑,《光明日报》记者,《文汇报》驻北京记者,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国务院参事。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6月18日因病逝世,享年91岁。

    吕德润是1961年来光明日报社的,1986年调国务院参事室。我调入光明日报是1965年,我先在文艺部,后在记者部,吕德润始终在国际部,业务上没有什么联系,我一直无缘向他请教。

    在我的印象里,他始终像是大森林里一块巨大的石头,一块饱经风霜的苍老的巨石,藏在林中的荫影里,任凭头上的天空乌云翻腾,寒风呼啸,或者暴雨倾泻,大雪纷飞,他总是眯缝着双眼,默默地注视着。他始终是沉黙的,几十年如一日。

    吕德润战地报道最大的特色,一是真实,一是生动。1944年春,年仅27岁的吕德润到达缅北战场,正值中国驻印军在缅北大规模反攻后,他从前线发回的第一篇战地通讯是《战车部队冲克瓦拉木》,这篇很有份量的报道介绍了中美两军在胡康河谷的孟关歼灭敌十八师团的战况,尤其是在瓦拉木地区,我军战车部队以装甲车与坦克攻克敌营、追剿残敌的英勇壮举,令人振奋。

    接踵而至的两篇报道别开生面,看似与战争无直接关联,却是大后方读者渴望知道的。《原始森林》和《一个没有读者的图书馆》,这是关于野人山系列报道的开篇。报道看似闲笔却别有深意,显示出他不同凡响的新闻视野。嗣后陆续发出的《雨的世界》和《野人山访问记》更是进一步深入采访的报道,这些报道不仅从一个侧面衬托出我军面临的恶劣环境,也为历史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史料。

    “7月正是雨季的高潮,而我们作战的野人山一带又是雨季中雨量集中的地方……在稠密的林中作战已是够苦了,而今在这平地可行船的地方更是苦不堪言。”

    “地上积起来齐腰胸的泥水,遇到洼地更深。我们的士兵和马匹常常陷死在泥里。前些天,三十八师又有三个弟兄陷死在泥里了。几匹马陷在泥里拔不出来,眼看着它们伸着脖子窒息而死。水中的毒蛇会偷偷地咬你一个致命伤,蚂蟥会顺着雨水从树上溜下,钻进你的身体。大蚊子和小黑蚊子跟你争夺躲雨的地方,把疟疾留给你;小蜘蛛到处织着网,那是传染伤寒的媒介。孟拱河谷更是世界著名的瘟疫大本营。”来自野人山恶劣环境的真实报道,使大后方的读者对前方战士面临的艰苦,有了切身难忘的体会。

    1944年6月15日,刊登在东方杂志的《野人山访问记》,是吕德润在战争间隙专程赴野人山调查的一篇特稿。吕德润是随部队去勘查地形,对他而言,“主要目的是采访野人山的土人生活情况”。这篇报道首次详尽地介绍了山头人的架子屋、房屋里的陈设和饲养的牛猪等家畜,刀耕火种的农业。此外,报道中还涉及山头人的信仰、风土人情,如婚姻、葬礼和习俗甚至记录了他们的情歌。尽管这是一次初步的采风,但所获甚丰,“山头人是否滇西、缅北的许多少数民族之一种,是值得我们讲究的。我的这番访问,不过是个人对于这种意图的一个开端而已。”由此可见,吕德润是野人山民族调查的开拓者。

    一系列战地报道的独家新闻,展示了吕德润不寻常的活动能力,由于他在前线深入火线,不畏劳苦不怕死,受到将士的高度信任。《随B—25轰炸机轰炸记》是记录他随轰炸机去轰炸日冦在缅北的仓库,孟养。吕德润被安排在轰炸长陈云高的右队长机上,“那些挂在机腹内的炸弹是一排个个有几百磅的大家伙,另外还有体形较小的炸弹,那是烧夷弹和杀伤弹”。“伸手抚摩了几个我可能触及的大家伙,我希望我抚摩过的都能投中目标”,这个小小的细节很能说明作者激动的心情。

    《中印公路巡礼》是记者实地考察的记录,“记者在中印公路的七天巡礼,那险恶的山,原始的林,狂暴的雨,令人难以置信修建公路的可能性。”“中国工兵第十团的弟兄们从祖国飞来,刚下飞机的第三天,便由李乐中将军率领着和美国工兵弟兄们一起钻入深山密林中去征服自然。他们时常挨饿。大树在刚刚开工的时候便压死了五个人。但险恶的山林环境并没有吓倒他们,于是直径粗达二三尺的大树便一根根地降伏在他们脚下。”这篇发自1944年10月23日寄自密支那的报道告诉国人:“我们的弟兄们已经在这样的脏水里泡了四个多月,他们仍将紧跟火线,在枪炮声中用刀斧来开辟这条国际通道。”

    系列报道《八莫之战》不是亲身经历、深入前线,是根本写不出来的。“中国的弟兄们作战真是又稳又狠,敌人不走到三十码内不开枪,弹无虚发,有时大家抢着捉活的。”由于吕德润与士兵一起参战,经历了生死考验,他才能发自内心地对我军将士的由衷敬佩:“不到前线,就不会真正明了中国士兵的勇敢,以为报上发表的那英勇事迹是记者编出来的”。

    时隔多年,重读这些报道仍有身临其境之感,跟随记者匆匆的足迹,在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缅北战场奔忙。以充沛的精力、战士的激情,跋涉于野人山的密林,或冒着大雨在泥泞的洼地艰难前行,或乘飞机亲临敌方上空侦察敌情,或踏着敌人的死尸冲向刚收复的城镇,吕德润的战地通讯都是在枪林弹雨中发出的,从而也真实地记录了抗战岁月的光辉业绩。


编辑:于翔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