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册书为孩子种下一个太空梦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沈丽娟
  • 2025-04-11 09:36

编创手记

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随着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领域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在一次研学活动中,我带着女儿走进位于吉林长春的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简称“科普教育基地”),仰望“吉林一号”卫星模型、了解中国航天发展进程。

在科普教育基地里,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他们跟随讲解老师的脚步了解卫星知识,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卫星是怎么飞上天的?”“它们在太空里做什么?”“我们能不能造出卫星?”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在孩子们心中,科学梦想的种子正在萌发。作为出版工作者,在那一刻,我决定要做一套打动青少年的航天类图书。

选题确定后,我们组建了一个特别的团队: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组成本书编委会,负责为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把关;科普教育基地的老师与编辑团队负责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的语言;美术编辑则致力于呈现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在构思阶段,我们就确定了“互动型科普”的创作理念——用“吉林一号”的视角,通过讲解与问答的形式,带领小读者开启太空探索之旅。

书名是书籍的第一张名片。经过多次讨论,我们最终确定了《“吉林一号”带你了解浩瀚宇宙》《“吉林一号”带你认识神奇卫星》《“吉林一号”带你探索神秘太空》3册书的书名。这些书名都突出了“吉林一号”这张中国航天新名片。

在内容编排上,考虑到孩子们的认知水平,编辑团队在内容上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比如在讲解卫星重量的变化时,我们用儿童的重量和汽车的大小作比喻;在介绍光年这一概念时,我们将其与高铁的速度进行对比;在介绍卫星的结构和系统时,我们将其比喻为“骨骼”和“关节”。每一部分都设置了“你知道吗”和“星仔答疑”等板块,解答小读者关心的问题,让知识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编辑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专家的严谨态度。为了确保每一个数据的准确性,他们反复核对;为了让一个概念更容易理解,他们尝试了多种表达方式。这种对科学的敬畏之心,正是我们希望通过“青少年强国创新科普读物”这套书传递给孩子们的。

在这套图书的设计上,内容也各有侧重——《“吉林一号”带你了解浩瀚宇宙》带领读者认识宇宙的奥秘,《“吉林一号”带你认识神奇卫星》解释卫星的基础知识和工作原理,《“吉林一号”带你探索神秘太空》展望未来的太空探索。书中不仅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还介绍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孩子们可以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图书出版之前,我们还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长武向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穆晓东阅读了这套书,他们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这让我们对出版更充满信心。

这套书的出版,恰逢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希望通过这套图书,让更多青少年了解中国航天,感受科技魅力,在心中种下探索未知的种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那些阅读过“吉林一号”故事的孩子们,会成为新一代航天人,继续书写中国航天的辉煌篇章。

(作者系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编辑)

“青少年强国创新科普读物”,本书编委会编著,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编辑:张英贤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