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鱼文化,曾是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部书名。借此,笔者就说说赫哲族饮食生活中的鱼:它是怎样从水中来到餐桌,端上餐桌的生鱼,餐桌上常见的鱼松,别具一格的鱼宴……
赫哲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赫哲语,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汉族往往不用翻译,也知道赫哲语的一些鱼类菜名:“拉铺特克”——生鱼片;“他勒卡”——拌菜生鱼;“它斯恨”——鱼松。
鱼,曾是赫哲族难忘的生存密码。赫哲族世居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正如《醒世恒言》所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山,狩猎是赫哲族的一种经济来源;靠水,赫哲族曾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唯一以渔业为主的民族。因此,也被称为“渔猎民族”。
夏季渔闲期,赫哲人制作和修理捕鱼工具,为捕鱼做准备。春季开江,撒网捕鱼,各种鱼纷纷上网;秋季主要捕获东北特产大马哈鱼;冬季封江后,仍能捕鱼求食,赫哲人亮出“凿冰眼”“刷叉鱼”“打冬库”等冰下捕鱼的种种“绝活”,虽然不见“千张网”,却也能收获“鱼满舱”。
说来有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俗语,在赫哲族却有新解,赫哲人告诉笔者:线绳编织的渔网,须经野猪血煮过,以其血腥诱鱼“闻香下马”,渔民方可“一网打尽”。渔网泡水的时间长了,容易腐烂,影响捕鱼效果。因此,用过几天,必须拿到岸上晒一晒、补一补再继续使用。正所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勤劳智慧的赫哲人,由于居住地不同,古有三种自称:“那贝”“那乃”“那尼傲”。赫哲语“那”,即本地、当地;“乃”“贝”“尼傲”,均指人。其族称“赫哲”,最早出现于康熙二年(1663)。后来,很多人走近、了解、熟悉赫哲族,与一本书、一首歌有关:1934年凌纯声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出版后,“赫哲”作为族称广泛传播;1962年胡小石创作的《乌苏里船歌》曾入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唱响大江南北:“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
满舱的鱼,有多少种呢?赫哲族先祖早有统计,以“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流传下来:“三花”指鳌花(鳜鱼)、鳊花(鳊鱼)、鲒花(鲫鱼);“五罗”指哲罗(哲罗鲑)、法罗(三角鲂)和被誉为“水中珍品”的三种小罗鱼:雅罗、胡罗、铜罗;“十八子”指岛子(白鱼)、七里浮子(鲟鱼)、草根棒子(草鱼)等18个名字中含有“子”字的鱼;“七十二杂鱼”并没有在一个准确的花名册登记,而是为了押韵和形容鱼多的夸张说法。
打鱼归来,从赫哲族孩子“拿鱼当零食”到成人“无鱼不成席”,既有“富贵有余”“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的美好含义,又有制作鱼类菜肴的独门绝技。以烹饪技法“炖”为例:在赫哲人看来,“千滚豆腐万炖鱼”只道出了炖的火候,而从原料搭配、口味调配、营养平衡等方面来说,豆腐并不适合与所有的鱼为伍。在主料和辅料下锅开炖之前,首先要弄明白:什么鱼和什么菜炖?赫哲人世代相传的做法,也不断被兄弟民族借鉴:鲶鱼炖茄子、鲤鱼炖白菜、鲫鱼炖豆腐、鳇鱼炖土豆。炖制原料下锅后,静候苏东坡笔下“火候足时它自美”的效果。在赫哲族“鱼宴”上,有蒸制技法的“清蒸白鱼”、煮制技法的“水煮鱼”、煎制焖制技法兼有的“煎焖马哈”,还有不需加热直接上桌的冻鱼片“鱼刨花”,赫哲语称“苏拉克”,让客人更能体验到凉爽之中凸显出来的特别热情……
赫哲族老人吃出了这样的“食经”: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有腿的不如没腿的(鱼)。正符合营养学家“吃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鱼肉”的建议,除了脂肪、脂肪酸、赖氨酸、蛋白质等营养健康比较之外,鱼肉的肉质细嫩,比畜肉禽肉更容易消化吸收,是显而易见的。由此说来,赫哲族鱼文化的丰富多彩、渔业生产的无所不能、制作鱼类菜肴的精湛厨艺,更有助于人们“多吃鱼,大有益”。
(作者系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食品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