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ICU的神秘面纱
  • 来源:中国科普网
  • 作者:林瑾
  • 2023-10-20 10:50

近年来,医疗类电视剧的热播让“ICU”一词开始走进普通老百姓的视野。这个新兴的学科收治什么样的患者,有哪些高精尖的"武器",需要家属做好哪些配合,让我们一起揭开ICU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ICU

ICU即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又称加强监护病房、深切治疗部,是治疗与护理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救治的患者,护士与患者的比例是2:1至3:1,而医生与患者的比例更是要达到0.8:1,远远高于普通病房的医护比例。在这里治疗的患者全天候24小时有医护人员在床旁轮值。医护人员通过细致入微的监测治疗,随时调整救治方案,争分夺秒尽最大可能去挽救患者生命。这里是高端治疗设备的聚集地,是静谧与孤单的融合处,是生死一线的交界点。

什么患者需要在ICU进行治疗

不少人认为只有极度危重的患者才需要在ICU进行治疗,其实这个观点不正确。总体来说ICU收治的患者分两大类。

第一类是术后需要加强监护的患者。比如一个高龄老人患有心脏病,在手术结束后为了加强监护,避免术后因手术应激出现心脏并发症,此时就需要进入ICU病房观察。在这类患者中,风险较小的是为了加强术后监护而转入ICU的患者,其在ICU观察的时间通常为1-3天。如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等情况,且病情较为稳定,大部分患者是可以安然转出ICU的。风险较大的则是经历了急诊手术的患者。这类患者通常是因为急性疾病或者在住院期间出现急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需要紧急手术,这种手术不同于常规的择期手术,无法充分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情况,所以术后在ICU监护的时间会相对较长,患者病情转为危重状态的几率较大。

第二类是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的危重患者。ICU提供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严密的监护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度过病情危重的阶段,为患者的原发病治疗赢得时机,为机体恢复保驾护航。此类患者在ICU治疗的时间需要根据病情决定。但毋庸置疑的是,这类患者病情较为危重,死亡率较高,在ICU治疗的每一天都随时可能出现病情变化甚至危及生命。这类患者的家属需要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以便医生能够随时联系到家属交代病情及讨论下一步的治疗计划。


类别
目的
入住时间
择期术后患者
加强监护
约1-3天(无并发症出现)
急诊术后患者
加强监护或脏器支持
约3-7天(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出现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的危重患者
原发病治疗及脏器功能支持治疗
根据病情情况决定


ICU有哪些高精尖“武器”

其实ICU的高精尖“武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ICU拥有很多高精尖的仪器,他们可以替代患者的脏器功能。比如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ECMO)可以辅助替代心肺功能,血滤治疗机可以替代肾脏功能,鼻饲营养泵可以在保证营养供给的同时减轻胃肠负担。同时,仪器监测24小时不间断,诸如床旁超声、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等手段,能够保障病情评估及时有效。另一方面,ICU的高精尖“武器”是指每个ICU都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医护团队。ICU的医生要有重症医学、心内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营养科、神经科、精神心理等多个领域的跨学科专业知识。ICU的护士要掌握所有危重患者护理技能和各项仪器的使用。这也就是为什么一旦发生社会突发事件,ICU的医护人员都是“冲锋陷阵的特种兵”。正是因为拥有着高精尖的设备和专业的团队,才让ICU更像是生命的“安全岛”。

ICU的治疗费用为何较多

在ICU治疗费用较多的患者,通常是出现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的危重患者。此医疗费用主要由监护费用、化验费用、药品费用和医疗耗材费用组成。监护费用:患者接受持续24小时心电监护及生命支持仪器的使用,这些费用通常是按小时计费的。化验费用:患者病情危重、进展快,需要随时抽血复查、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药品费用:病情危重的患者通常要使用高级别抗感染或治疗药物,药品效能的升级也导致药品费用的增加;同时因为病情需要,患者可能使用蛋白制剂、营养制剂以及输血等治疗,也大大增加了治疗费用。医疗耗材费用:需要器官功能支持的危重患者,使用的仪器耗材以及身体中留置的各种管路,虽然更换频率低,但耗材本身相对昂贵,且报销比例偏低,所以增加了一部分医疗费用。

至于精密的监护,虽然ICU里每2-3个病人就有一个护士进行24小时看护,但其监护成本与普通病房相差并不多。

ICU的病患家属需要做好哪些配合

患者出现病情危重情况时,家属常常较为着急,更有甚者会出现焦虑和恐惧情绪。此时家属要尽可能冷静,及时向医生咨询情况,了解清楚病人的病情,减缓紧张和焦虑情绪。有时候医生会提出治疗备选方案,讲明利弊,并征询家属意见。此时家属一定要统一意见尽快答复,避免治疗上的摇摆不定,防止因延误而影响患者病情。

病人入住ICU后,家属需要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此外,部分危重患者需要镇静镇痛以减少身体不适,因此家属探视时要避免高声呼叫,以免因刺激患者而产生病情变化。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以及重症医学的深入研究,如今,ICU在治疗策略和医疗模式上都有了很大进步,这一“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变得更稳固。

(作者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编辑:于翔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