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选购,牢记四大科学指标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王昕璐 耿东梅
  • 2025-04-27 09:21

四月春光好,正值春茶季。鲜爽的绿茶、清甜的白茶、馥郁的乌龙茶等,均以其独特的“鲜”征服着茶客的味蕾。

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春茶,消费者常因缺乏科学的选购知识,而陷入“高价格等于高品质”“颜色越绿越新鲜”的误区。对此,本文揭秘春茶选购的四大科学指标。

含水量:

决定茶叶品质的“生命线”

有消费者认为,茶叶晒得越干越好,其实不然。茶叶中的水分含量直接影响其品质的稳定性。根据国家标准《GB/T 14456.1-2017 绿茶》和《GB/T 22291-2017 白茶》,绿茶含水量应≤7%,白茶≤8.5%。水分超标会加速茶叶氧化,导致香气挥发、滋味变淡,甚至滋生霉菌;若水分含量过低,则茶叶更脆,造成粉末含量高,外形受到影响。

选购春茶时,如何判断其含水量?一是纸巾揉捻法:用纸巾包裹少量干茶揉搓,若纸巾潮湿,则含水量可能超标。二是触感判断法:优质春茶触感酥脆,手指轻捏即断;若茶叶发软粘连,则需警惕受潮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密封小包装(50克),避免大包装反复开合吸潮。此外,查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与水分检测报告,进行初步判断。

茶多酚与氨基酸比值:

鲜爽滋味的“黄金密码”

春茶的鲜爽感源自茶多酚(涩味来源)与氨基酸(鲜味来源)的平衡。

研究发现,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约为18%-36%,主要成分是多种儿茶素;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占比约为1%-4%,茶氨酸是茶鲜叶中的特征性氨基酸。氨基酸与茶多酚比例越高,口感越鲜爽,比例越低则口感越苦涩。

泡茶时,如何判断茶叶质量?优质春茶,初泡鲜甜微涩,再泡涩感减弱、回甘明显;劣质茶初泡即苦涩锁喉,且耐泡度差。此外,氨基酸含量较高的茶叶冲泡后叶片舒展柔嫩,边缘锯齿清晰,而发生过度氧化的叶片,冲泡后叶底僵硬发红。通常,高海拔茶园因昼夜温差大,更有利于氨基酸类物质的积累。

干茶色泽:

光学原理下的“本色真相”

茶叶品种不同呈现的颜色也不同,是因为茶叶中的天然色素(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茶黄素等)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和反射能力。比如,绿茶因未经发酵,叶绿素保留较多,主要反射绿色光波,呈现翠绿或墨绿色;红茶经全发酵后,叶绿素分解,茶黄素与茶红素占主导,反射橙红色光波,茶色便偏向红褐或乌润。此外,茶叶表面蜡质层与茶毫(芽头绒毛)会散射光线,形成哑光或银白光泽。这些光学效应构建了干茶的第一视觉印象。

加工工艺也会深度干预茶叶“本色”。比如,高温杀青能瞬间“锁绿”,但若过度则会导致叶绿素褐变;干燥过程中,温度差异会导致相同的原料呈现黄绿或灰绿等不同的颜色。值得注意的是,茶叶颜色并非越鲜艳越好,自然均匀的色泽才是工艺到位的标志,过于艳绿或发暗的茶叶可能是使用添加剂或工艺存在缺陷导致的。

香气成分:

挥发性物质的“品质地图”

茶叶的香气如同隐形的“品质地图”,由数百种挥发性物质共同“绘制”。比如,萜烯类(如芳樟醇带来清甜花香)、酯类(如乙酸苯乙酯赋予果香)以及含氮化合物(如吡嗪类产生焙火香)。

不同茶类的香气特征源于成分比例差异——绿茶中青叶醇含量较高,从而呈现清新草木香,乌龙茶则因为酶促氧化反应而生成复杂花果香。

加工工艺同样是决定茶叶香气的关键步骤,比如,杀青温度锁住鲜爽,发酵程度催生蜜甜,烘焙火候转化焦糖香。不同的香气成分不仅定义了茶的风味,更暗示了原料产地、工艺水平甚至储存条件的差异。

消费者可通过自然香气判断茶叶品质,优质茶叶香气纯净无杂味,冲泡后香气逐渐释放。有说法称,安溪铁观音“七泡仍有余香”,道出了其香气的独特魅力。不过,选购春茶时应警惕异常香,茶叶出现刺鼻“高香”或香气涣散可能是香精添加或受潮变质所致。

春茶是大自然的馈赠,科学选购不仅能提升消费体验,更是对传统茶文化的理性传承。

(作者王昕璐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耿东梅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

延伸阅读

茶叶该如何贮藏

适合冷藏的茶类:绿茶及清香型乌龙茶(如安吉白茶、轻发酵铁观音)因加工工艺保留了大量茶多酚、叶绿素等易氧化成分,需要通过低温抑制酶促氧化反应的发生,适合冷藏保存。研究表明,绿茶在0-5℃环境下贮藏12-18个月,其叶绿素保留率可较常温贮藏提升40%以上。

不宜冷藏的茶类:全发酵茶类(红茶)及后发酵茶类(普洱茶、黑茶)由于上市时已经完成主体生化转化,低温环境反而不利于其维持品质稳定性。普洱茶陈化依赖微生物的群落活动,冷藏导致的温湿度波动会破坏菌群代谢平衡。焙火型乌龙茶(如武夷岩茶、凤凰单丛)经高温炭焙形成稳定香气物质,冷藏易引发冷凝水吸附,导致香气逸散和品质劣变。茉莉花茶因挥发性萜烯类物质含量较高,易吸附异味,冷藏存在交叉污染的风险。

无论是否冷藏,茶叶在贮存过程中都应记住三个关键词:密封、避光、防潮。茶叶不是陈酒,趁鲜喝才是王道!

编辑:胡利娟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