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出行保驾护航,儿童安全座椅首进新“儿纲”
  • 来源:中国科普网
  • 作者:
  • 2021-10-22 10:35

中国科普网讯(记者 胡利娟)目前,意外伤害已经代替疾病,成为儿童致死的第一位因素。2019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19年,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为11.42/10万,相当于每年近4万名儿童因为伤害死亡。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是我国1-14岁儿童的第二位伤害死因;每年约有2.2万名0~17岁未成年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致伤,而1/3死于乘车过程中。

今年9月27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以下简称新“儿纲”)正式公布,其中新增“儿童与安全”领域,并将“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安全头盔,儿童出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作为该领域的主要目标之一。

新“儿纲”提出,未来10年内,将减少儿童伤害所致死亡和残疾,儿童伤害死亡率较2020年下降20%。

在此背景下,10月20日,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举办了“保护儿童远离道路交通伤害”线上研讨会,邀请相关专家就新“儿纲”在预防和减少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方面主要内容、意义,以及未来实施措施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

伤害并非意外,儿童安全可防可控

“之所以新增‘儿童与安全’领域,一是以儿童为本,把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参与新“儿纲”制定的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工作处副处长曾国强介绍说,在编制新“儿纲”过程中,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的调研,通过座谈、访谈的形式广泛听取部门、各个地方、专家学者、基层儿童工作者、广大儿童和家庭的意见,大家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之一就是儿童伤害导致的死亡和残疾,这一点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曾国强称,相关研究和国内外实践经验均表明儿童安全问题是可防可控的,儿童伤害并非意外。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道路安全、伤害预防项目官员方丹也表示,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儿童乘客能够正确使用与他们年龄身高相符的安全座椅,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其中婴儿正确使用安全座椅死亡风险可降低70%,幼儿死亡风险降低54%-80%。

本次新“儿纲”重点关注儿童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将“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安全头盔,儿童出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作为 “儿童与安全”领域的十个主要目标之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伤害防控与心理健康室主任段蕾蕾介绍,相比新“儿纲”中的其他目标,关于儿童安全座椅的目标尤其明确具体,将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安全头盔纳入其中,更加凸显这个目标的重要性。

保驾护航,多措并举可操作性强

不仅提出目标,新“儿纲”在“儿童与安全”领域还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策略措施。

曾国强介绍说,新“儿纲”在“预防和控制儿童道路交通伤害”这个策略下,明确了包括完善交通安全立法、提高儿童看护人看护能力、培养儿童养成良好交通行为习惯、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安全头盔和儿童步行,以及骑乘机动车反光标志、完善儿童道路安全防护用品标准、加强生产和销售监管等多个具体的措施,可操作性很强。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称,国务院发布儿童发展纲要以后,各省还要发布自己的儿童发展规划,“儿纲”作为国家的重大制度,其发布后还会有一套相应的监测和评估制度来保障落实。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儿纲”能把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这样一个具体内容规定进去,对推动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更好地保障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在段蕾蕾看来,新“儿纲”将“儿童与安全”领域每一条举措都写得非常具体,这为各地实施新“儿纲”提供了抓手、提出了方法,能够帮助各地精准防控。“不是提出一个方向大家去走,而是把车、轮子、轮船、货物都给到了大家,可以一起把这个事情往前推。”

方丹认为,新“儿纲”的意义不仅仅对中国,其对全球伤害预防甚至全球儿童健康也有重大意义。“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溺水和道路交通伤害都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死亡的突出因素,基于中国的人口基数,中国在伤害预防工作方面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全世界伤害预防工作的成效。”

通力合作,多方参与促进落实

儿童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这就需要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对儿童的看护。

在基层进行儿童伤害调研时,曾国强发现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对儿童伤害防控的意识也比较薄弱,他认为在后续工作中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强化伤害可防可控的理念、传播相关防控知识。

安徽徽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安徽省青联常委姚炜耀建议,今后在驾驶人资格考试当中应进一步提升关于儿童安全座椅的试题比重,让驾驶人在学交规时就明确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这样,他们今后开车时,在实际道路中也会增加安全意识。

更广层面上,段蕾蕾认为,应加强数据分享、分析、利用、评估,进一步完善儿童伤害监测评估体系,通过监测数据分析了解儿童伤害状况,提升儿童伤害急救能力,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我们现正在完善全国伤害监测系统。”

方丹表示,儿童要真正用上安全座椅还有很多步骤,家长要愿意给孩子用,还要买得到、买得起,买到后还得能安装、能装对、能用对,这中间每一步都涉及到很多干预措施,需要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生产销售企业、媒体、公益机构等多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参与共同促进落实。

编辑:陈杰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