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科技资源 育好创新人 —— 聚焦《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七)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刘平平 孙天垚
  • 2023-07-18 09:5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今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部署要求,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教育优先发展,重在夯实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基础;科技自立自强,重在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创新;人才引领驱动,重在巩固发展优势赢得竞争主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是根本,准确把握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辩证关系,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还需强化互融互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动对接中小学,引领科学教育发展,建立激励机制,引导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研究和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安排实验室等科技资源向中小学生适当开放,协同组织科学夏(冬)令营等,为科学实践活动提供有力保障。相关部门应该鼓励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实践活动:在“请进来”方面,开展科学家进校园、少年科学院、流动科技馆、流动青少年宫、科普大篷车、科技节、科学调查体验等活动;在“走出去”方面,组织中小学生前往科学教育场所,进行场景式、体验式科学实践活动。

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还需强化共享共建,拓展人才培养载体。搭建平台,开展联学活动,推动大学与中学联合教研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更好衔接;倡导联合共建创新实验室、科普站、人才培育班,探索大学、中学双导师制,进行因材施教;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培养,从源头上加强高素质专业化科学类课程教师供给;探索聘任专家学者担任科技副校长,设立科技辅导员、结对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机构。

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还需强化协同育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引领青少年走进科普研学基地,将科普馆等与校内外教育资源紧密结合,体验探索科学原理,在寓教于乐的研学教育模式中激发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求知探索欲,进一步推动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有效模式,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明确“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高校科学营”等项目在选拔、培育、使用上的各自侧重点。

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还需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整合校内外资源,精准对接学生需求,开展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科技创作、创客活动、观测研究等,促进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加强科普资源创新供给,丰富环境科普内容形式,有效提升科普服务效能。

青少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在全社会形成合力多举措夯实科学教育基础,做实“塔基”;让更多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做牢“塔身”;培育出更多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创新人才,做高“塔尖”,实现中国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编辑:于翔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