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手为云覆手雨 —— 成语中的气象学新说(七)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林之光
  • 2023-11-10 20:30

    气象万千

    在与气象有关的成语中,有一部分只是借用气象名词,而实际内容和气象学无关,因此我称之为“社会成语”。这种成语大部分都相当有名。

    “翻手为云覆手雨”是杜甫《贫交行》中的一句,全诗是:“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需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已弃如土。”管仲和鲍叔牙是古代经典的贫贱之交,杜甫以此批评当时社会世态炎凉人情浇薄,弃管鲍之交如粪土。

    如果从字面分析,杜甫主要是着重“翻手复手”,而非“云雨”之间。否则“翻手为晴复手雨”,岂非两方面都照顾到了?实际上,云雨之间也已有质的区别,但又有联系,古诗词中两者也常连用。而且,过于强调晴雨,还可能冲淡翻手复手这个大方向。

    “雪上加霜”也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比喻灾上加灾,灾害深重。这本无问题。我要说的是,在实际情况中却并非如此。因为雪季在冬,冬季雪后一般并不马上融化,东北、新疆北部甚至可以积一冬,因此雪上经常可有霜出现;在气象原始报表的天气现象栏中,积雪和霜的符号也经常同时出现。最重要的是,由于北方冬季中,田里已没有庄稼(东北)或庄稼正在越冬(华北),不惧雪霜,因此雪上加霜对农业可说基本没有影响。

    但是,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组“雪上加霜”这个成语?这是因为,成语是文学,不是科学,人们完全可以组气象名词成语为社会服务。而在气象学中,雪是白色,霜也是白色,雪是冻灾,霜也是冻灾,同样性质的灾害叠加出现,不仅使成语美观,还会使人有灾重得透不过气的感觉。

    类似“雪上加霜”,连用雪和霜的成语,还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比喻只管自己不管别人,“胆小怕事”“本位主义”,老百姓口中也经常使用。其实它比“雪上加霜”更社会化,成语中雪和霜之间也可以没有了什么联系。

    “雷声大雨点小”也是社会常用成语。用来比喻声势大而行动少,或者“说得好听,做得很差”。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写文章也曾怕犯“空话”多于内容,犯“雷声大雨点小”的毛病。不过,我要说的是,它也不科学,只是把“雷声大”和“雨点小”两个并无关系的天气现象放到一起组成社会成语而已。因为如前所述,连是否下雨都和雷声大小不一定有关,何谈雨点大小,况在实际天气中,因为雷声大,对流强,雨点还理应大才是。

    “不敢越雷池一步”中,“雷”只是地名中的一个字,与气象关系更远。雷水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经过安徽衍松和望江县,汇成湖,最后东入长江。成语事情发生在东晋时期,地方将领苏峻起兵反晋,江州(今江西和武汉一带)都督温峤欲东进保卫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但当时朝中中书令庾亮给温峤写信,叫他不要离开江西,因为他怕西边出事。信上让他“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最后果然苏峻兵败被杀。不过,现代“不敢越雷池一步”多比喻为“守旧、拘谨”“胆小怕事”,成语意思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和“不能越雷池一步”相似的成语还有“风马牛不相及”。典出《左传》,当时齐侯伐楚,楚派使者曰,“君住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意思是,您在齐,我在楚,相距遥远,何故伐我?风马牛的解释,辞典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风是指雌雄动物间相诱,但马牛不同种故应不会相诱;另一种是走失,但齐楚相距遥远,不可能走失到对方境内。所以成语比喻为“毫不相干”。

    最后是“两袖清风”。其实,据记载,“两袖清风”原来叫“两腋清风”,形容古人喝茶饮酒后清爽舒畅的自我感觉,或者形容潇洒飘逸,超凡脱俗的外观样子。可能在元代以后才转为形容为官清廉。例如,明代于谦在河南巡抚任上回京,同事劝他带些礼物送皇上和同僚,他说这些东西都本是为老百姓用的,他要“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此外,有记载说,古人衣服无口袋,少量东西都放入袖中。如果真是如此,连两袖都只有清风了,岂不就是清廉了。

    类似流传很广的社会成语还有很多,例如,“树欲静而风不止”“东风压倒西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等。都很流行,但都和科学上的风没有什么关系,都是社会成语。还有,有些成语字面上还就是气象部门家里的事儿,实际上却也是真正的社会成语。例如,“天有不测风云”“不成气候”“气象万千”等等。但要说明的是,我确曾写过《气象万千》科普书籍,而且还出了5个版本,只是从第二个版本开始,书名副标题“漫谈中国气候”被(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删去,直到第6增补版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今年才给“恢复名誉”,改为《气象学家给孩子新写的中国气候》。

    最后还有一类气象成语,主要是用气象名词起形容词作用,因此也应是社会成语。例如,云方面有“衣冠云集”“胜友如云”“甲第连云”,雨类有“倾盆大雨”“挥汗如雨”“满城风雨”“谋臣如雨”“矢下如雨”和“泪如雨下”等。由于云和雨都由无数微小的云滴和雨滴组成,因而用来形容事物之众多,其级别和水平也应是最高的。

    (作者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吴桐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