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话“读”“书”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顾 军
  • 2024-04-20 18:47

4月23日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这个节日又被称作“世界读书日”或“世界图书日”,主要用意是推动更多的人去读书和写作。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读”和“书”。

先来看“读”。“读”最早见于篆书。《说文解字》:“读,诵书也。从言,声。”“读”字左边的“言”代表“读”的意义,表示“读”的意义与说话有关;右边代表读音。“读”本来的意义是诵读并理解书的意义。楷书、草书和行书的字形,基本上是在隶书的字形基础上沿袭下来。简化字的“读”,左边的“讠”是“言”的简化,右边的“卖”保留了“賣”的轮廓。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读”本来的意义是诵读并理解书的意义。《孟子》:“诵其诗,读其书,不识其人,可乎?”意思是:吟咏他们的诗,诵读并理解他们的书,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可以吗?后来可以表示“阅读”。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意思是:五柳先生喜欢阅读书籍,但不在一字一句的含义上过分深究,而重在感悟。

上面这几种常用的意义对应的读音都是(dú)。“读”还有另一个读音(dòu),这个读音对应的意义是句中的短暂停顿。韩愈《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这里的“句”指的是句号;“读”指的是逗号,后来常被写作“逗”。

再来看“书”。金文中的“书”是由“聿”和“者”两个部分组成的,“聿”像是一只手拿着一支笔的形状,表示意义;“者”表示读音。篆书中仍然保留着这种写法。在隶书和楷书中,“者”被简省成了“日”。不过也有人认为下面是“曰”,表示把说的话记录下来。楷书简化字中的“书”是草书楷化的结果,也就是把草书的字形变成楷书的一种写法。

“书”本来的意义是书写、记载。《广雅》:“书,记也。”书籍是书写内容的载体,所以,书后来又可以指书籍,也就是装订成册的著作。《论语》:“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这里的“读书”就是指阅读书籍。再如,史书指历史书籍;书城指拥有众多书籍的地方,现在常用来指售卖书籍的场所。

“书”还可以特指记载成文的信件。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又特指文书,文件。《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书”可以用来指汉字。《荀子》:“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好书者”是指喜欢汉字的人,仓颉是一名史官,在民间被视作汉字的发明者。

“书”又可以专门表示汉字的字体。“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就表示汉字的各种字体。因此,“书”还可以表示书法。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这里的“书”和“琴”相对,指的就是书法。

“书”还可以指汉字的造字法则。《说文解字》的“六书”包括象形、指事、形声和会意等造字法则。如甲骨文中“牛”和“羊”就使用了象形的造字法则,字形都突出了角,但“牛”字的角向内,“羊”字的角向外,就很好地抓住了这两种动物的特征。

图书可以陶冶情操、丰润生命。一个人无论身处怎样的时代、境遇,从书中得到的启迪和乐趣都是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读书不但代表着态度和责任,而且体现了境界和情怀。

(作者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副教授)

编辑:胡利娟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