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融合创新,北大附中高中部举办科技周活动
  • 来源:中国科普网
  • 作者:张英贤
  • 2024-04-26 20:43

科普时报记者 张英贤

“30度!”“45度!”一群同学围在古代数学测量工具展台前,七嘴八舌地讨论一道关于晷针问题的答案——“一天中,晷针的影长始终相同,则晷面和地面的夹角大致为多少度?”

北大附中高中部科技大厅内人头攒动,气氛热烈。4月25日,北大附中高中部举办了以“科学教育,融合创新”为主题的科技周活动。活动将重点展示科技与数学深度融合的项目,旨在展示同学们在技术课程和科技社团活动中的学习成果,促进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来自通用技术必修课、信息技术必修课、兴趣课以及科技社团课的同学们展示了他们的创新作品。

微信图片_20240426120523.jpg

“答案是北京的纬度——40度。”北大附中高中部通用技术教师刘楠告诉科普时报记者,古代数学测量工具展台展示了古代卷尺、秤杆秤砣、日晷等自制设备,其中融合了数学、物理、天文等知识。“这些作品从设计、制作、修改到成品,用了2个多月。有的作品需要动手能力,适合工科思维;有的作品考验创新思维,需要将抽象的面积、体积以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

在活动现场,数字化灯具体验项目中的精美灯具作品吸引了记者。在一位志愿者的引导下,记者转动了骰子,骰子面显示“F”。“请说出F多面体灯罩对应的多面体是哪个?”志愿者提问。而在另一边,同学们手持自制的椭圆规,在白板上画出一个个标准的椭圆形。

微信图片_20240426120516.jpg

北大附中通用技术备课组长曹多莲介绍,本次技术必修课展示的项目均是结合数学问题展开,

在通用技术课上,结合高考知识点,老师带领学生设计制作了一系列数字化灯具、数学教具及数学测量工具等作品,通过技术手段,将数学知识具象化,以便学生更好理解。

科技社团的水下机器人、无人机项目也颇受欢迎。在蓝色气垫水池里,一些同学手持遥控器操纵鱼型机器人快速地转弯、直行。“这些机器人放在水里不会进水吗?”北大附中高中部水下机器人社团指导教师黄文山在听到记者的问题后,从水里捞出一个鱼型机器人解释道:“机器人接口、主板外壳以及电机外壳都做了专门的防水处理。”

黄文山介绍,这些机器鱼由学生自主设计,他们在不断地试错和失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鱼型机器人主要考验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其中齿轮、榫卯结构等机械需要组装。另外就是编程能力,比如控制电机、控制舵机等。”黄文山介绍,在水中测试时,还要调整鱼型机器人的姿态,这会涉及中学物理、数学等知识。

据介绍,本次科技周主场共设有19个展区,涉及的实践项目超过21个,包括技术必修课的数字化灯具、几何绘图工具项目、程序求解概率和数列问题等,科技社团的水下机器人、无人机项目,以及非遗系列的烙画和竹编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都以互动和体验为主,充分展现了多学科融合的实践探索。


编辑:陈杰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