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李 英
  • 2024-05-05 10:10


又到五四青年节了。这两天恰好读到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首词充满昂扬的意气和豪迈的激情,正是“五四精神”的写照。

当时,青年毛泽东在做什么呢?1913年春季,20岁的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湖南公立第四师范。1914年,第四师范合并到第一师范。在这里,毛泽东度过了5年半的青春时光,到1918年暑期毕业。求学期间,毛泽东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学问、探求救国救民之道。他和蔡和森、萧子升的关系尤为密切,三个人品学兼优、志趣相投,被称为“湘江三友”,一起创建了新民学会。后来,毛主席回忆这段峥嵘岁月,写下《沁园春·长沙》。

恰同学少年,“同学”,这是多么熟悉的词,它指的是在共同环境下一起学习的人。就像毛主席一样,很多人在学习生涯中,和“同学”互相鼓励,携手前行。

同,早期字形像四个人一起抬着某种东西,还有个“口”,可能是在喊号子。“同”的本义是共同做事,聚合众人之力。也有人认为,字形的上面像是制作土坯的模具,下面是制作出来的土坯,用同一个模具制作出来的土坯大小相同,外观一样,据此认为“同”的本义是相同。从最初的甲骨文到今天的楷体,“同”的字形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至于“学”,就更有意思了。甲骨文的“学”由三部分组成:是两只手;中间的是算筹;是房子。合起来就是在房子里用手摆弄小棍儿,学算术呢。算筹代表学习内容,房子代表学习场所。到了金文里,又增加了学习的主体——“子”,也就是小孩儿。后来这个字形就慢慢变成了繁体的“學”。到了汉字简化时,又把它简化成了现在的“学”。

学,指钻研知识,即“学习”。“学”和“习”又稍微有些区别:“习”的早期字形是一只小鸟在太阳下学习飞行。学飞需要反复练习,所以“习”从一开始就带有反复、多次的意思,比如“温习”“复习”“练习”一般都不会是一次性的,都是通过重复来巩固和强化学习效果。

咱们学习时,遇到自己不懂的内容,一定要多向别人请教,要不怎么叫“学问”呢。而且学习可不是一时的,而是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陆游曾经在诗里写:“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孔子说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了晚年也仍然热爱学习,“读《易》,韦编三绝”。

学习的成果是获得知识、技能,“学”由此引申为知识,比如 “博学多才”。进而引申为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比如“学科”“数学”,还表示“学派”“学说”。学习的场所是学校,“学”由此引申为学校,比如“小学”“中学”“大学”。不过,“小学”和“大学”在古代的意思和我们现在理解的有些不同。

“小学”最初指为贵族子弟设置的初级学校,“小者所学之宫也”。这些贵族小孩儿上学,肯定要先识字,一个字有字形、字音和字义,所以古人后来把研究汉字字形、字音和字义的学问叫“小学”。“大学”和“小学”相对,指的“大人之学”,也就是大人要学的东西。那么,大人学什么呢?学的是伦理、政治、哲学等学问,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礼记》里有一篇《大学》,就是专门阐述“大学之道”的。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学”呢,一般指的是学校,是长大成人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地方。

在古代,学习条件比较艰苦,大家在“寒窗”下苦读,所以把“同学”也称为“同窗”。那时候没有我们现在的钢笔、铅笔、圆珠笔,用的是毛笔,还需要砚台。有时候同学之间互相借用砚台,或者凑钱合买一个,所以“同学”也叫“同砚”。如果是同一个老师教的,那就是“同门”。

陌生人能够聚在一起求学,成为“同学”,是很难得的缘分。古人就很重视同学之间的情谊。南宋文学家吕祖谦这样写道:“路逢十客九衿青,半是同窗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你是不是也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当初的同窗们是不是正在经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畅快人生?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专业委员会委员、文学博士)

编辑:胡利娟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