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兴趣爱好就是“没出息”吗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曹大刚
  • 2025-04-25 10:30

大耳叔叔:

您好!

我从小学就爱跟着妈妈学做饭,小学高年级时可以独立煮粥、炒菜,甚至包包子和饺子。父母和很多亲戚都吃过我做的饭菜,对我的厨艺赞不绝口。但是,自从上了初中后,父母就不愿意让我进厨房做饭了,他们觉得做饭没出息。爸妈希望我能把所有时间一门心思用在学习上,拼出个高分数,考重点高中再考上重点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我现在很困惑,做饭真的是一件那么没出息的事情吗?可我真的很享受做饭带来的放松和成就感。

冠冠

==============================

冠冠同学:

你好!

感谢你的信任,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系着围裙、在灶台前认真忙碌的小小身影。你知道吗?能独立煮粥炒菜、包包子、包饺子,这可不是每个同龄人都能做到的,你很棒。你的这份热爱和坚持,本身就是一种闪闪发光的技能呀。

大耳叔叔特别理解你现在的困惑。明明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怎么突然就变成了“浪费时间”“没出息”呢?爸爸妈妈希望你能专心学习,将来有个好前途,把花在兴趣爱好上的时间转化成学习的时间,他们的内心透着淡淡的焦虑,但是他们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课堂,而你在厨房里也会学到很多知识。

我们一起想想当你在厨房里:调配食材比例时,你在运用数学思维;观察食物变化时,你在探索科学原理;掌握火候时,你在培养专注力;创新菜式时,你在激发创造力。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能力。

哈佛大学就做过研究,发现会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成功。爱因斯坦曾说:“我热爱烹饪,因为这是人的一项生存技能,它和科学研究一样,都需要创造力和耐心。”在普林斯顿工作时,他经常为同事们下厨,与同事们一起品尝美食,交流美食。他认为烹饪的过程特别放松,能够缓解压力,从而更有助于科学思考。

冠冠同学,叔叔建议你可以尝试和爸爸妈妈沟通。首先,告诉他们做饭让你感到快乐和放松,让自己很有成就感,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其次,承诺会合理安排时间,比如只在周末或者预设好每次下厨房的时间。最后,你下厨时也邀请爸爸妈妈一起帮厨,一家人在松弛的状态下,一起交流,把做饭变成温馨的亲子时光。

叔叔想告诉你:坚持你所热爱的,这份热爱终将会以特别的方式回报你。你在厨房里培养的耐心、创造力和责任感,将来都会成为幸福人生的重要因素。

我相信,那个在灶台前认真忙碌的你,和坐在书桌前专注学习的你,都一样闪闪发光。人生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我们既能追逐梦想,也能享受生活带来的每一份小确幸。加油!

==============================

案例反思

破解孩子学习与家务这一困境,家长可以建立“学习—劳动”的动态平衡机制:将周末的烹饪时间转化为亲子互动时段,在揉面团时讨论发酵中的生物知识,在掌控火候时理解能量转换原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造就“完整的生活者”。哈佛大学追踪研究发现,那些童年期持续参与家务的毕业生,其职业成就与生活满意度很高。当一些家长还在焦虑做饭会耽误刷题时,很多地方已在倡导“厨房即课堂”的理念,不少地方的学校也开设包括烹制在内的劳动课,因为会调和五味的孩子,才更懂得平衡人生的复杂方程式。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心理学教师)

青春的路上一个人独自行走,是否有很多心思无人倾诉,很多想法无人理解?那就给大耳叔叔写信3548004514@qq.com,我愿意成为你的朋友!

编辑:吴桐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