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简称‘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就像走进神奇的太空童话世界!我们看到了银光闪闪的卫星模型,还摸到了卫星零部件,了解到每颗卫星都是科学家用智慧和汗水‘拼’出来的。孩子真切感受到太空不再遥远,还悄悄种下了当工程师造卫星的梦想!”这条留言,记录了家长与孩子在航天科普教育基地近距离学习航天知识的难忘经历。
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的航天科普教育基地,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卫星”)自筹资金建设完成,面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随着设施和内容的不断完善,该基地已经成为长春市民周末假期出游的热门选择,还被长春市委网信办列入长春100个网红打卡地。2024年,该教育基地被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长光卫星成为当年吉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能观看真实卫星研制过程
作为一家商业航天企业,多年来,长光卫星依托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主动承担起科普的社会责任,面向社会大众开展公益性、持续性特色航天科普工作。
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室内馆——吉星楼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二是室外场所——龙泽公园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在这里,孩子能近距离观看真实的卫星研制过程。
室内馆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与目前公司生产研发厂区深度融合。行走在科普长廊,孩子可以透过一扇扇窗户看到下方卫星生产车间一线科研人员生产制造、装调测试卫星的全流程。结合长廊中的实物模型、光电影像、图文壁画,以及专业科普教师的讲解,孩子们可以深入了解宇宙知识、航空航天发展历程、“吉林一号”卫星生产与应用情况。
在这里,孩子能从理论和实践中学习航天知识。
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开设了20余门航天科普系列课程,包括《卫星应用诞生记》《卫星遥感成像技术》等科普讲座类课程,以及《手工火箭实验课》《手工卫星实践课》等手工体验类课程。此外,科普教师团队与各大高校、中小学校保持互动,多次走进吉大尚德致远学校、东师明达学校等中小学进行现场授课,现已形成了“学校访企业,科普进校园”的良性互动局面。
在龙泽公园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孩子们可以直观看到地面数据接收站内部天线工作情况,还能够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快视系统”观看卫星回传的遥感影像。
为科普基地输送技术和人才资源
将科普场馆和卫星生产厂区有机融合,把科研人员的真实工作场景巧妙地置入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为场馆提供科研过程中真实的模型,直观展示“吉林一号”高分系列、视频系列、宽幅系列等多种类型卫星大小、样貌;邀请公司科研人员为孩子们讲解授课……为了让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成为孩子们探索航天科学的理想之地,长光卫星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资源优势与人才资源优势,填补了吉林省航天领域科普资源的多项空白。
对于孩子们来说,最令人兴奋的事情莫过于与航天领域专家学者“面对面”沟通。近年来,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打造了“长光卫星航天科普大讲堂”活动,邀请权威专家与公司科研人员,为学生开展科普讲座,介绍人类航天技术发展历史、分享中国航天奋斗历程,培养青少年对太空探索的兴趣,鼓励青少年为建设航天强国而奋斗。
航天科普教育基地还将真实的卫星影像应用到科普活动中。2024年,厦门小学生研学团队来到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研学,其间体验了遥感影像数据分析工程师的工作——通过不同时期同一地点的真实的“吉林一号”卫星影像对比,寻找城市中升级改造后发生变化地点。活动中,小学生们发出惊叹,“卫星拍的图像这么清晰”“长春的发展变化好快”。
自2018年开放以来,航天科普教育基地累计接待观众超过20万人次。未来,长光卫星将继续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科普育人作用,因地制宜开展特色航天科普,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积极力量。
(作者系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科技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