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世界
6月2日星期一
端午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出去玩了几天。今天一回到家,就听到阳台外传来“咕咕——咕咕——”的鸟鸣声。我踮着脚爬上窗台,呀!花盆边的草窝里竟卧着一只斑鸠。它的羽毛是灰色的,尾巴像把小扇子,正一动不动地趴在窝里。我凑近一看,窝里还躺着两颗白色椭圆形鸟蛋——比乒乓球小一圈,在阳光底下亮闪闪的。爸爸说,这是斑鸠在孵蛋呢。
我赶紧上网查了查,这种斑鸠叫珠颈斑鸠,体长约30厘米,成年鸟颈后有一圈黑色羽毛点缀白色珍珠状斑点,这正是它们名字的由来。它们偏爱在阳台栏杆、空调外机等隐蔽处,用细树枝、草搭建简陋巢,难怪蛋旁散落着几根歪歪扭扭的树枝。它们一窝通常产2枚蛋,孵化期大约18天。
我一算,再过半个月,说不定就能看到小斑鸠破壳啦。
6月6日星期五
今天放学回家,爸爸神秘地告诉我:“孵蛋的可不止一只斑鸠哦。”原来,是斑鸠爸爸和斑鸠妈妈轮流值班呢。斑鸠妈妈每天晚上到上午孵蛋,斑鸠爸爸则负责下午“接班”。中午它们不孵蛋时,就一起飞到楼下的树上找昆虫、植物种子吃,偶尔去水池边喝水。
不过,这两只斑鸠长得太像了,我怎么都分不清谁是谁。直到昨天,我发现了一个小秘密:斑鸠妈妈孵蛋时特别专注,翅膀总是紧紧裹着蛋,连头都很少抬;斑鸠爸爸却常常歪着脑袋东张西望,像是在警惕有没有危险,又像是在偷懒看风景。哈哈,原来动物爸爸也会“开小差”呀!
6月17日星期二
昨晚刚写完作业,我就听见阳台传来轻轻的“啾啾”声。跑去一看,斑鸠妈妈的身子弓得高高的,羽毛蓬得像个小毛球,好像怀里藏着什么宝贝。
爸爸笑着说:“小斑鸠出生啦!妈妈正用体温暖着它们呢!”原来,斑鸠妈妈也是爱子心切啊!我赶紧让爸爸拍照。
在爸爸手机里,我终于看清了这两个小家伙:它们浑身黑乎乎的,绒毛稀稀拉拉,眼睛还没睁开,缩在妈妈翅膀下像两只小绒球。
我觉得它们有一点丑丑的,但爸爸说过几天就会变漂亮啦。
6月28日星期六
小斑鸠长得可真快!短短十天,它们的翅膀上已经长出了灰褐相间的初级飞羽,还会扑棱着翅膀练习“起飞”呢!这两天,斑鸠爸妈常常一起外出,留下小斑鸠独自在窝里。它们会摇摇晃晃地走到窝边,歪着脑袋看外面的树叶和天空。因为出生不久,它们脖子上还没有长出标志性的“珍珠项链”,看起来像两个没长开的“小毛头”。
不过,它们的鸟窝里实在有点不卫生:堆满了粪便和吃剩的食物残渣。爸爸却说小斑鸠的排泄物直接留在巢内,这属于成长的“痕迹”,是野生鸟类育雏的常态。我再次借助网络印证了爸爸的说法,果然不假。
这天傍晚,我和往常一样,贪婪地隔窗观望着两个小家伙。没想到,这两只小斑鸠突然扑棱着翅膀,先后飞向了远方。惊得我赶紧喊来了妈妈。
看着阳台上的草窝一下子变得空空的,我心里好难过。妈妈安慰我:“小斑鸠在练习飞翔,要学着独立生活啦。但是,它们在对固定喂食点逐渐熟悉后,会在一个地方反复筑巢的。”听完妈妈的话,我虽然有点舍不得,但还是希望它们能在大自然里健康长大。说不定明年春天,它们还会带着自己的宝宝回来,再给我讲新的故事呢。
[作者系北京市和平里第四小学四(10)班学生。指导教师: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