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中的“将军科学家”知多少
来源:科普时报 2021-07-30

□嵇立平

我党我军自成立之始,就非常重视重用人才,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吸纳了大量科技专家。他们用自己的科学知识服务革命斗争,为夺取新中国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有的还成为开国将军。

“红色华佗”傅连暲中将

傅连暲(1894—1968),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人,毕业于汀州福音医院的亚盛顿医馆,曾任长汀福音医院院长。在南昌起义军的伤病员到福音医院治疗期间,傅连暲受陈赓等红军将领的影响,奠定了投奔革命的思想基础。1932年,傅连暲将福音医院搬到瑞金,还把医院所有的家产及药品捐献出来,改建为中央红色医院并任院长。第五次反“围剿”时,毛泽东身患恶性疟疾,也是在傅连暲的诊疗下恢复健康。毛泽东说:“我们现在也有华佗,傅医生就是华佗。”1934年在红军长征途中,傅连暲克服重重困难,以他的妙手医术保证了大批将士的健康。

1955年,傅连暲作为我党医疗卫生事业的创始人之一,被授予中将军衔。

“通信鼻祖”王诤中将

王诤(1909—1978),江苏省武进县人。1928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通信科,1930年12月,在随国民党第18师对中央苏区的围剿中被俘虏。当王诤了解到红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后,毅然决定加入红军,由于他通信技术精湛,被委以红军第一任通讯队队长的重任。在红军长征期间,王诤一边负责破译国民党电报,一边频繁下达全军行动命令,为红军取得长征的胜利提供了保证。解放战争期间,王诤领导的军委三局接发的特急电报数不胜数,仅每天交给中央各野战军的电报就高达1000多份,毛泽东同志曾赞誉说:王诤同志是有功的,他是我军通信工作的开山鼻祖。

1955年,诤铮被党中央授予中将军衔。

“兵工专家”郑汉涛少将

郑汉涛(1915—1992),浙江宁波人。1933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工学院机械系。他受胡厥文先生的影响,于1937年来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学习结束后来到我党的太行山兵工基地,从事对敌武器的研究与制造。郑汉涛和同事积极进行企业化管理的探索,有力地促进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军工生产的发展。1946年,郑汉涛领导筹建太行山第一座炼铁厂——故县铁厂,1948年建成投产,保证了前线战争的胜利。

1962年,郑汉涛被授予少将军衔。

“工程院士”孙俊人少将

孙俊人(1915—2001),江苏省松江县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他于1938年1月到达延安,孙俊人到中央军委三局通信学校当教员。他自编教材,自制教具,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讲解无线电课,为培养我军通信人才做了大量的工作。1940年,孙俊人调任军委第三局通信材料厂厂长,他亲自研制、组装了不少前线部队急需的无线电台、手摇发电机和其他有关配套器材,极大地支援了抗战。抗战胜利后,孙俊人担任中央军委第三局技术研究室主任,进行通信保障系统的技术进步,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通信保障。

1964年,孙俊人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开国将军中唯一的院士。

(作者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



相关文章
嵇立平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专家简介
嵇立平,1951年出生于北京。曾任《科技潮》、《人才》杂志社总编辑。现任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过多部散文集、报告文学集,及电视剧剧本,其中科普散文集《垃圾的故事》(与人合著)曾获新闻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本好书的荣誉,获得过国家及北京市科技好新闻奖、及多项文学作品奖、课题论文奖。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