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谈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仍需进行深入研究
来源:科技日报 2021-12-15

钟南山出席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2020年3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近年科技飞速发展,我们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识远比当年对SARS的认识要深刻得多。”钟南山说。

12月11日,以“探索未来、共享科学”为主题的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举办。11日上午,在生命科学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实验室主任钟南山谈及新冠病毒新毒株奥密克戎、疫情防控等话题。

钟南山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经两年多了,这期间基因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谈到,人类最早发现DNA螺旋结构是1953年,这是一个历史性、颠覆性、革命性的发现。之后基因工程、蛋白工程学发展很快。人类通过科学研究,最终描绘了人类基因组成和序列。疫苗研发中,这些都给疫苗研发等工作奠定了非常好的科技基础,奥密克戎新毒株的出现给疫情防控带来新挑战。

“奥密克戎新毒株的发现带来了新问题,但很多国家高度重视,采取严格管控措施,这说明从近两年的抗疫实践中,世界慢慢体会到中国的做法是对的。”钟南山同时指出,“奥密克戎出来以后有什么情况还不太知道,有些国家患病率、致死率仍然比较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科技发展还不够。”

“人传人、呼吸传播,谈得比较多。”钟南山强调,但病毒从哪里来?怎么传给人类?气溶胶怎么传播?这些问题目前还是搞不清楚,为了能够更快更早发现病人病情,找到其治疗靶点,仍需在疫苗、药物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需要国内和各国在此方面,特别是有关的交叉学科共同努力。

当前,为了更快控制疫情,钟南山呼吁基础、临床、疫苗、预防等不同学科共同协作,力争做到“零传播”。

“控制疫情的当务之急是注射疫苗,以达到历史经验所讲的‘群体免疫’。”钟南山说,要到达理论上群体免疫,我国接种人群需达到全体人口的83%。目前我国11.5亿人完成全程接种,占到81.9%,预计今年年底就将达到83%的预期指标。

“目前绝大多数疫苗在上市后半年左右免疫抗体就下降了,但还是有效的,需要注射加强针。”他指出,国产疫苗的加强针是真实有效的,对疾病的预防从50%提升到80%。目前正加强研究如何提升疫苗接种有效率。

在抗体药物方面,近日国产药物BRII-196在美中两国同时上市,该药物研发和设计由中国完成,包括清华大学、深圳三院以及广州实验室的协调组织等。“在我国云南、青海、内蒙古等地,很多重症病人得到了很好治疗,我国德尔塔毒株感染病死率非常低,说明药物起了作用。”钟南山说。

他强调,要继续研发药物,特别是加强小分子药物和中药的研究。针对病毒的两个主要靶点,全球科学家都在加快研究速度。“中国有几个小分子药物已经研发成功,准备开展临床试验。此外,中药有复方、单方等不同方案,很多研究所和大学也在进行相关研究。”钟南山说。

“一域不安,举世皆危。战胜疫情需要交叉学科、世界各国共同努力。”钟南山呼吁,人类需要共同面对新冠病毒这个“敌人”,一起努力依靠科技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
嵇立平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专家简介
嵇立平,1951年出生于北京。曾任《科技潮》、《人才》杂志社总编辑。现任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过多部散文集、报告文学集,及电视剧剧本,其中科普散文集《垃圾的故事》(与人合著)曾获新闻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本好书的荣誉,获得过国家及北京市科技好新闻奖、及多项文学作品奖、课题论文奖。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