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吃入巷名

□ 嵇立平

来源:科普时报 2024-05-31

胡同京味儿

北京小吃历史悠久,是北京美食文化的一部分。

作为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千年古都,北京小吃也融入了汉、回、满、蒙等多民族特色。特别是在制作技艺上,经过一代代传承和创新,烹调方式煎、炒、烹炸、烤、涮、烙样样齐全,形成自成体系的京派小吃风格,不但体现出北京人历史上的饮食习惯,更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文化内涵,让人感受到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独特魅力。

北京的传统地名大部分形成于明清时期,保存着当时大量的民俗生活信息,老北京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以至“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在胡同的名字中有所反映。因为北京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许多老北京的特色小吃,也都被编入了胡同名。

饽饽胡同

饽饽胡同位于西城西黄城根南街东侧,东起府右街,西至西黄城根南街,东西走向,全长约向370米。

清代时,这里有清廷内务府营造司所属的饽饽房,即制作面食和甜品的厨房,因此当时称“饽饽房胡同”。20世纪60年代,饽饽房胡同曾与其北边的妞妞房、盔头作二条合并,称博学胡同。2018年在饽饽房胡同原址沿袭古意,又改名为饽饽胡同。

“饽饽”是满语,以前满族旗人把多种面食制作的炉烤食品统称为“饽饽”,各类点心也涵盖其中。所以过去卖满族糕点的点心铺,就叫饽饽铺。以前北京还有一种硬面饽饽,在发面上兑上碱戗干面,比一般饽饽要硬一点,是过去夜间供应的一种面食小吃。常有小贩在北京冬夜街头叫卖,吆喝声在夜间传得很远。故《食品杂咏》中称:“饽饽沿街运巧腔,余音嘹亮透灯窗,居然硬面传清夜,惊破鸳鸯梦一双。”清代《都门竹枝词》中也有“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之句。

馓子胡同

馓子胡同位于西单北大街东侧,东西走向。明朝张爵曾在书中记录为馓子王胡同,据说是因当年有个卖馓子出了名的王某居住此胡同而得名。清朝时胡同被略去“王”字,称馓子胡同。清代朱一新所著的《京师坊巷志稿》有记载。1965年馓子胡同改名东槐里胡同,现已拆除。

馓子是北京著名的清真小吃,也是回族宗教节日上最常见的食品。制作方法是用糯粉和面,加入盐水、花椒水等调料,转圈扭成环,搓成与筷子一样粗的条,再经多次抻细、环绕后,拉匀架在两根竹筷子上,在油锅中煎炸,炸熟后呈环形栅状,色泽棕黄,表面带芝麻,还可以在配料中加入鸡蛋、蜂蜜,制成蜜馓,味道更佳。

灌肠胡同

北京过去有两个灌肠胡同,分别位于王府井大街西侧和东侧,因胡同里多有煎灌肠的小贩而得名。后来为了有所区分,两个胡同根据谐音,分别改名为北官场胡同、南观场胡同。北官场胡同现仍为居民住宅。南观场胡同已于1991年后拆除,现为东方广场。

灌肠是北京著名小吃。制作时,用淀粉加红麯和水调成稠糊面团,制成猪肥肠形状,上笼屉蒸熟后取出晾干,切成薄片,再用猪油煎炸焦黄即成。用小碟盛,浇上盐水蒜汁儿,用小竹签叉着趁热吃,外焦里嫩,又脆又香。有诗赞“灌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汁说美鲜”。

麻花胡同

麻花胡同位于西城区西什库大街,北大医院南侧,现仍存。

北京特色小吃蜜麻花,俗称糖耳朵,以形状似人耳、三糖(白糖、红糖、麦芽糖)似蜜而得名。制作时,将面团分割成小份,擀成薄片,然后叠放糖面和发酵面,形成耳朵形状,入油炸熟后捞出,再浸入熬熟的糖浆中,使其表面裹上一层糖浆。

糖耳朵很受老北京人欢迎,有诗为证:“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并注说:“糖耳朵蜜麻花,为清真教人所制食品,其原料不外砂糖面粉及小糖等,小糖即俗称之稀也。”清代人在《都门竹枝词》中也有描述:“凉果炸糕糖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

1997年,蜜麻花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

(作者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相关文章
嵇立平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专家简介
嵇立平,1951年出生于北京。曾任《科技潮》、《人才》杂志社总编辑。现任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过多部散文集、报告文学集,及电视剧剧本,其中科普散文集《垃圾的故事》(与人合著)曾获新闻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本好书的荣誉,获得过国家及北京市科技好新闻奖、及多项文学作品奖、课题论文奖。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