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雪花大如席 —— 从气象学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巧妙构思
来源:科普时报 2022-02-18

视觉中国供图

五环旗下,“小雪花”凝聚成“一朵大雪花”的浪漫故事,化作五洲四海“美美与共”的永恒乐章……第24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雪为媒,展现“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景。此中奥妙,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用了一中一西两句话形容——李白的诗“燕山雪花大如席”和西方俗语“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这两句话都和雪花有关,这使研究了60多年气象学的我倍感兴趣。细看开幕式多遍,果然发现张艺谋有大手笔,有大智慧。

“燕山雪花”片片吹落“开幕式”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是李白《北风行》中的两句。该诗描写一位妻子对战死在北方边关丈夫的苦苦思念:“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北风雨雪恨难裁”。所以浪漫主义诗人才用了“燕山雪花大如席”来形容那里的苦寒。

张艺谋让这些“雪花”先后两次片片吹落“开幕式”,最后在地面上组成了一个大雪花,成为开幕式上两大固定道具之一,张艺谋专门称之为“燕山雪花”。此雪花重达3吨,面积估计约10平方米。这个大雪花中心是由96个小雪花组成的,代表与会参赛的96个国家(地区)。每个小雪花的形状、大小、亮度都是一样的,体现了“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合作才能共赢”的理念,这是张艺谋的一个大手笔。

不过,“燕山雪花大如席”,在文学上用雪片大来形容当地极寒当然是可以的,但在科学上是不成立的。因为,极寒之地由于气温极低,大气中的水汽极少,不可能降大雪花,我国普遍“小雪(节气)雪比大雪(节气)大”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小雪节气在前,温度比大雪节气高,水汽多,所以雪下得多比大雪节气大。例如,气温在0℃时,每立方米空气中最大水汽含量为4.58克,零下20℃时为0.94克,而零下45℃时仅为0.05克。水汽含量都接近于零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哪里还能下鹅毛大雪?

因此,在我国东部地区,降雪量最大,或者说雪片最大的地区,不在冬季最冷的东北,而在中部江淮地区。因为这里温度零下而不多,既能降雪,水汽又充沛,一场大雪后积雪可达到50厘米左右。向北因气温低水汽含量小,向南因气温高雪多化为雨降,例如北侧江苏徐州,南侧浙江金华,一次最大降雪厚度都只有25厘米左右。我国最冷的东北,虽然全年最大积雪深度(晚冬)甚至接近60厘米,但那是一冬积雪未化累加造成。我们不妨再举个极端例子,世界最冷的南极点附近地区,最冷接近零下90℃,号称“举杯洒水,及地成冰”,每年降雪日子很多,但年平均降水量仅10个毫米,和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吐鲁番盆地托克逊差不多。那里的雪不像花而似粉,孩子们是不能用来堆雪人、打雪仗的。

“二十四节气”创新用作倒计时

北京冬奥会2月4日开幕,正值我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立春开始,被张艺谋创新地安排作为开幕式上的倒计时,历时达4分20秒之久。这不仅是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首创,而且古色古香的“二十四节气”以中国特有的文化韵味征服了世界。当“二十四节气”的倒计时归零,短片中飞舞的雪花似乎飘进“鸟巢”,开启了一场浪漫之旅。

那么,“二十四节气”为什么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因为我国盛行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中盛行从北方西伯利亚南下的严寒空气,带来了同纬最冷的我国小寒、大寒节气,夏季大陆性气候又给我国制造了同纬最热或较热的小暑、大暑节气。短促的春秋季节中还有霜冻等气象灾害,因此形成了我称之为世界上的“快节奏气候”和“快节奏农业”。古人种地必须掌握农时,否则“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因此早在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就把24节气日期编进了太初历,使农民能保证基本收成,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生息。而且,“二十四节气”的冬冷夏热气候,还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进而影响到了我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所以才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最合适的特殊名片。

世上为何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雪花

至于“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雪花”,在科学上是对的。简言之,因为雪片是在云中生长长大后下落的,云中雪片的生长的过程叫作“冰水转化理论”。雪花的生长是靠云中“过冷却水滴”(零下而未冰)上水汽蒸发供给的,而过冷却水滴是靠云中气流上升降温制造的。而云中水汽、过冷却水滴、上升气流等,不仅空间分布不均,还随着时间迅速变化。所以因过重而从云中降下来的雪花形状,以及因云下降过程中融化成的雨滴直径大小,便都是不一样的,这甚至可以直观观察到。

张艺谋形容开幕式的这两句话,第一句实际是说片片吹落“开幕式”的小雪花都是一样的,而第二句则又是说都是不一样的。他把矛盾留给了观众自解。其实,他第一句话说的是世界和平问题,第二句话讲的是自然科学问题,两者涉及的是不同领域,或者说不同质的矛盾。而“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我们认识和分析任何问题方法也都应如此。

(作者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文章
林之光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专家简介
林之光,到中央气象局(今中国气象局)从事科研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91-1994任《中国气象报》总编辑。1995年起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有科研专著多部,中英文论文70余篇。1992年开始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