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万千
首先说改变中国历史的成语“闻雷失箸”。三国时期,曹操怀疑刘备胸怀大志,邀来饮酒探问。当曹操一一否定了刘备回答的世上英雄人物之后说,“当今世上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吓得刘备把筷子都掉到了地上。因为,刘备知道,如果曹操知道了他胸有大志,将来有可能和他争夺天下时,一定会把他除掉。但当时正好天上有雷声响起,刘备乘机解释,“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掩饰了过去。所以,这个雷救了刘备。否则,没有了刘备,也就没有了以后的三国鼎立,不是吗?
再说“四面楚歌”。秦末汉初,天下大乱,汉军把楚军团团包围于垓下。张良设计,让汉军夜间吟唱楚歌,以瓦解楚军斗志,最后项羽乌江边自刎。因为夜间大气上暖下凉,声音在传播中会折返地面,所以不仅清晰而且能远传。所以如果没有这“四面楚歌”设计,项羽突围,东山再起,也未可知。
在声光类成语中最难解的,莫过“海市蜃楼”。而“海市蜃楼”成语中最著名的,也是最备受争议的,莫过苏轼的《登州海市》。因为许多人认为,苏轼到登州(今山东蓬莱)仅5天,就见到了当地常多年不见的“海市”,而且出现时间又不在相对多见的春末夏初,而是常年几乎不见的初冬。凑巧的是他全诗24句中又仅有一句“重楼翠阜出霜晓”描写“海市”,是否是他怕写多了露马脚?因此多认为此诗作假。虽然历史上也多有人支持苏轼,但理由是苏轼人品好,没能从科学上正面加以证明,致使此诗蒙冤千年。而我正是从气象科学上证明,苏诗并非作假,理由就在全诗的末句“相与变灭随东风”。
原来,“海市蜃楼”的出现,主要是大气层结呈上暖下凉的强逆温状态,才能使光线在传播过程中折射上抬,使远处本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岛屿升到海平面以上,为观察者看到。正常年份春末夏初海水尚凉,因此只要有暖空气北上,就会发生强逆温而出现“海市蜃楼”。
但是,苏轼为什么在初冬见到了“海市”?原来这时海水正冷,因此如有暖空气出现,最容易出现强逆温条件。但问题是冬季恰恰没有北上的暖空气。但我研究发现,冬季东侧黄海上比渤海暖的多,因此只要有较大的东风,也可以在蓬莱造成强逆温。而且,我也已从气象资料中查到蓬莱冬季多次出现10米/秒的强东风。实际上,只要冬季中冷空气高压入海时,其位置、强度合适,它的南侧就可以出现强东风。
为什么蓬莱冬季中实际上又极少出现“海市”?原来海市出现还要有另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不能有风,因为风会混合上下层大气,破坏强逆温。所以既要有风,又要无风,这就是登州海市罕见的主要原因。因此,大自然中只有当东风刚停的短时间内才能维持这种强逆温,且无风的条件。苏轼在那一天,从早(霜晓)到晚(斜阳万里),就是总结出了海市“随东风”现灭的规律。否则,就很难解释,为什么苏轼在诗中单单把他一生沉浮和东风联系了起来。至于他只用一句“重楼翠阜出霜晓”来描写海市,那是他抓主要矛盾,希望读者通过“异事惊倒百岁翁”,发挥自己的无限想象力来体会海市奇景。正像他用“西湖比西子”,让读者自已去想象杭州西湖之美一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光学类成语中还有一个“白虹贯日”。这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白虹穿日而过”。其实,“白虹”并不是虹,只是日晕中的一段;“日”,也不是太阳,而是日晕上的一个光斑,称为“幻日”或“假日”。阳光照射到冰晶组成的薄薄高云,光线进入冰晶后经过折射,反射后再折射出冰晶后,会使云层不同位置的冰晶显示出不同颜色,使晕成为外红内紫的彩色大光圈(视直径46度)。又因晕的外观主要还是白色,所以才有“白虹”之说。不过,由于“白虹贯日”并不常见,有时正好有凶事同时出现,因此便成了兵刃相加的凶兆。例如《战国策》中的“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慧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史记》中的“荆轲刺秦王”,也被称作白虹贯日。
最后,说说“立杆不见影,无风三尺浪”成语。
阳光下“立杆不见影”通常确实不会发生,但在北回归线上,夏至日正午,阳光能直射深井底,立杆便就是没有影的。在更南的地方,一年还有两次“立杆不见影”。
在一个小池塘里,无风确实也是不起浪的。只有当风推动水面,或者丢个石子才能产生波浪,传向远方。但是,如果湖逐渐变大,在湖的另一边发生了雷阵雨大风,波浪传到无风区,岂不就是无风也起浪?如果发生了龙卷,岂不就“无风三尺浪”啦?所以我把它们组成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立杆不见影”,下联叫“无风三尺浪”,横批:“皆有其事”。
所以,从这个成语可以看出,成语和世界万物一样,都有相对性。离开了发生成语的这个空间和时间,这个成语就不复存在。其实,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庄子》中说,“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曲士是指“孤陋寡闻”、学识很少的人,与这种人讨论现代的黑洞、弦论等高深理论,那岂止是“对牛弹琴”了。
(作者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